[实用新型]鱼腹式箱体多铰点摆臂林用车辆底盘前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146.9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0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浩;孙治博;黄青青;王典;韩东涛;唐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腹式 箱体 多铰点摆臂林用 车辆 底盘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前车架,特别涉及一种林用车辆底盘前车架,属于工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林木车辆是集采伐、打枝、造材、集材、归堆、清林和采伐剩余物收集等于一体的机械,其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木材生产的安全性,并改善了林区作业条件,是未来国内林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国内对于林用车辆的底盘研究还基本上是空白,但是国内的装载机折腰转向底盘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其中3-5吨装载机与国外林用采育机的底盘尺寸大致相符,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就是工作装置的差异,该项专利的发明正好可以实现林用工作装置与国内装载机底盘的结合,同时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该车架可以在强度以及功能上满足车辆的林间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能够与装载机结合的、制造成本低的鱼腹式箱体多铰点摆臂林用车辆底盘前车架。
附图说明
图1、2是不同角度下鱼腹式箱体多铰点摆臂林用车辆底盘前车架的示意图,他全面的诠释了铰接点林用折腰转向底盘前车架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鱼腹式箱体多铰点摆臂林用车辆底盘前车架,包括顶板(3)、上下铰接板(7、8)、侧板(5)、封板(13)作为整体的框架结构,材料选取Q235的碳素结构钢,顶板(3)、左右两鱼腹式侧板(4)、封板(13)都是通过角焊连接在一起。箱体形成鱼腹式结构,这种布局方式能有助于降低行驶阻力,将前铰接支座(2),上铰接支座(12)和下铰接支座(10)分别安装在顶板(3),连接板(11)以及侧板(5)上,其中前铰接支座(2)的作用是与机械臂铰接连接,上铰接支座(12)的作用是安装轮腿变幅液压缸,将下铰接支座(10)安装在左右侧板上,用来安装折腰转向液压缸,确保工作装置的折腰转向运动。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为了加强整体车架的强度,视情况在封板(13)与上铰接板(8)间焊接支撑筋板。
铰接支座的布置要适当,上下铰接支座既不能距离太近,也不能距离太远,既要满足整车稳定性,又要减小前车架承受的交变应力。
封板(13)采用流线型平缓过度,节省材料,减轻重量的同时,保证了车架的强度。
车架整体呈鱼腹式结构,该结构的好处是采用流线型设计的鱼腹结构,在车架行进过程中降低了风阻系数,带来了降低油耗的效果,在外观造型上看起来也更加美观,符合现代设计中美学的审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鱼腹式箱体多铰点摆臂林用车辆底盘前车架, 包括顶板鱼腹式箱体多铰点摆臂林用车辆底盘前车架, 主要结构包括:支撑筋(1)前铰接支座(2),顶板(3),鱼腹式侧板(4),侧板(5),轮腿铰接支座(6),上铰接板(7),下铰接板(8),折腰转向铰接支座(9),下铰接支座(10),连接板(11),上铰接支座(12),封板(13),主要框架是由顶板(3)、上下铰接板(7、8)、侧板(5)、封板(13)焊接连成,在此基础上,将前铰接支座(3),上铰接支座(12)和下铰接支座(10)分别安装在顶板(1),连接板(4)以及侧板(5)上,该前车架通过上下铰接板(7、8)与后车架相连。
如图2所示,鱼腹式箱体多铰点摆臂林用车辆底盘前车架, 还包括,支撑筋(1),确保车架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