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运动车型的减震器活塞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380291.7 申请日: 2014-07-10
公开(公告)号: CN203926568U 公开(公告)日: 2014-11-05
发明(设计)人: 邬赛尧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金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16F9/32 分类号: F16F9/32
代理公司: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代理人: 代忠炯
地址: 315192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运动 车型 减震器 活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汽车避震系统中的用于运动车型的减震器活塞。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震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汽车减震器是一种阻尼元件,它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是属于易损配件,是汽车悬架系统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活塞是汽车减震器中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现有技术的减震器是带有活塞的活塞杆插入筒内,在筒内充满油。活塞上有吸油孔,使得被活塞分隔出来的两部分空间中的油可以互相补充。减震器的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震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活塞一般结构是一体成型的带有吸油孔的活塞本体,活塞本体上还具有与吸油孔相通的卸油孔。但是这种结构的活塞存在以下的缺点:

1)因为在一些运动车型的汽车中,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力较大,这就要求减震器内的吸油孔和卸油孔之间的油液流通量要大,但是,现有技术的活塞吸油孔与卸油孔并不是面对面的对接,而是经过中间的过渡通道才实现油液的流通,因此,大大影响了油液的流通速度,从而不能提供足够的油液来实现活塞的上下移动的应变能力,大大降低减震效果;

2)另外,现有技术的吸油孔通常都是尺寸较小的圆孔,虽然增大了阻尼,但是,同样也是造成油液的流通面积太小,继而造成减震器的反应速度慢,不能适应运动车型的汽车避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液流通面积大、反应速度快,从而保证汽车避震要求的用于运动车型的减震器活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运动车型的减震器活塞,包括具有吸油孔的活塞本体,所述的活塞本体由通过模具紧配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吸油孔位于第一本体上,所述的第二本体在对应吸油孔的位置处设有卸油孔。

所述的吸油孔为扇形孔,并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连接的一端呈向第一本体边缘处外扩的大吸油孔。

所述的第一本体在与第二本体的连接面上具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位于其中一个大吸油孔在靠近第一本体边缘处的外侧,定位凸台的两个侧面与第二本体上的卸油孔的侧壁配合连接。

所述的卸油孔为径向的扇形开口槽,并且在第二本体的端面上沿扇形开口槽设有向内凹的第一边槽,相应的在大吸油孔靠近第一本体轴线的一部分孔口处设有向内凹的第二边槽。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将吸油孔与卸油孔直接定位连接,并且增大了吸油孔的横截面面积,使吸油孔与卸油孔之间的流通量大大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油液的流通速度,因此,减震器内有足够的油液来提供活塞上下移动的应变能力,保证了车辆在高速的情况下的避震效果;

2)在吸油孔的面向卸油孔的一端设计成大吸油孔,也是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油液的流通量,从而进一步保证减震器的避震能力;

3)在第一本体上设置了一个定位凸台,并且该定位凸台位于大吸油孔的外侧,利用第二本体上的卸油孔上端的侧壁与定位凸台的配合使卸油孔与吸油孔的定位更加准确,更加保证了油液流向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运动车型的减震器活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运动车型的减震器活塞其中一个方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运动车型的减震器活塞另一个方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运动车型的减震器活塞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本体;2、第二本体;3、吸油孔;4、卸油孔;5、大吸油孔;6、定位凸台;7、第一边槽;8、第二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并局限于以下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用于运动车型的减震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具有吸油孔3的活塞本体,所述的活塞本体由通过模具紧配连接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吸油孔3位于第一本体1上,所述的第二本体2在对应吸油孔3的位置处设有卸油孔4。

所述的吸油孔3为扇形孔,并在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连接的一端呈向第一本体1边缘处外扩的大吸油孔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