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桶装水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294.0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3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永明 |
主分类号: | B65D25/14 | 分类号: | B65D25/14;B65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朱广存;陈晓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桶装 水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桶装水瓶。
背景技术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饮水机已进入千家万户并成为人们饮水的主要器具,饮水机使用时通常是将桶装水瓶的桶颈倒过来后放在饮水机凸出的座上,它是利用空气压力原理工作的,取水的同时,等量的空气也进入桶装水瓶中,即便是清洁环境中,空气中也有4000个/平方米的细菌,同时一氧化碳、烟雾毒物、飘尘、及微生物等,都会随空气带入桶装水瓶中,从而污染原纯净水,并且,水体中的微生物,如藻类病菌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繁殖,会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浓度,导致饮水机二次污染,一桶水喝的时间越长,细菌繁殖的数字就越惊人,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使用时,当开启热(冷)水龙头,外部空气便经聪明座进入桶装水瓶内,即使有些聪明座在进气口处使用了空气过滤棉,但细菌也不可避免地进入桶装水瓶内,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桶内的细菌数量呈几何数增长,在7天左右桶内的菌落总数达到峰值,这也是桶装水厂商建议用户在一周内将水用完的原因,然而即使在一周内将水使用完,细菌也随着水流充满了整个水路,并在易存水的区域大量繁殖,这也是桶装水厂商建议用户定期清洗饮水机水路的原因。
然而,要将饮水机水路中的细菌清洗掉,一般要使用消毒化工产品进行消毒,否则无法清洗干净,而使用消毒化工产品进行消毒会存在诸多问题:1)浪费清洗时所使用的水和消毒用料;2)清洗时使用的消毒化工产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使用消毒化工产品清洗后造成的残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并且,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清洗的频次和效果都很难保证,因此需要一种主动防御细菌滋生的技术方案来降低饮水机二次污染的程度,同时不需要使用消毒化工产品对桶装水瓶进行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桶装水瓶,该桶装水瓶操作使用简单方便,成本低,防止了二次污染问题的发生,并且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桶装水瓶,包括桶装水瓶,所述桶装水瓶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与所述桶装水瓶内壁之间设有进气管,所述桶装水瓶外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管延伸至所述进气孔,并与所述进气孔相吻合,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桶装水瓶内壁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为塑料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桶装水瓶操作使用简单方便,成本低,防止了二次污染问题的发生,并且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桶装水瓶,2、内胆,3、进气管,4、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的一种桶装水瓶,包括桶装水瓶1,所述桶装水瓶1内设有内胆2,所述内胆2与所述桶装水瓶1内壁之间设有进气管3,所述桶装水瓶1外壁上设有进气孔4,所述进气管3延伸至所述进气孔4,并与所述进气孔4相吻合,所述进气管3与所述桶装水瓶1内壁紧密贴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胆2为塑料袋,采用环保无毒材质的塑料可以回收利用并再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解决饮水机二次污染的桶装水瓶1,该桶装水瓶1在桶内设有塑料袋,并在塑料袋和桶装水瓶1内壁之间设有进气管3,进气管3是从桶装水瓶1外壁上的进气孔4处插入,并与进气孔4相吻合,空气从进气孔4处进入进气管3,进而进入桶装水瓶1内,在塑料袋与桶装水瓶1之间的空隙内,不会对桶装水瓶1塑料袋内的水造成污染,防止细菌的滋生,并且使饮水机在适当的压力下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永明,未经罗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型环保塑料桶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组件专用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