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撤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309.3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1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毛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学峰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撤热装置,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存在反应装置需要撤热的场合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中,许多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且许多反应的收率或催化剂对温度敏感,需要及时将反应热带走。传统夹套式反应装置对于容积较大或反应剧烈放热的工况,不能及时带走反应设备中间位置的反应热,容易在反应装置中心产生热点;而且采用盘管式反应装置虽然可以及时带出热量但若温度变化剧烈,盘管进出口处热应力很大,反应装置容易在盘管进出口处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撤热装置,解决了传统撤热装置不能及时带走反应热及容易使散热盘管进出口处出现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应撤热装置,包括反应塔及撤热辅助回路,所述反应塔与所述撤热辅助回路通过一个热量交换管相连接,所述反应塔包括反应塔筒体及位于反应塔筒体外部的反应塔夹套,所述反应塔筒体侧面设有一个或以上的进料口,所述反应塔筒体上顶部及下底面各设有一个出料口,所述反应塔上端和下端对应设有撤热介质出口和撤热介质进口,所述反应塔筒体内部设与进料口对应的初次分布管,每个所述初次分布管与一个所述进料口对应连接,每个所述初次分布管下部设有一个分布器及限位板,所述分布器及限位板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反应塔筒体内壁上,所述反 应塔夹套间设置有撤热管,撤热管设置为斜穿管并穿过筒体中心,所述撤热管设置为不同结构的弯管。
进一步的,所述撤热辅助回路包括饱和水缓冲罐及循环泵,所述饱和水缓冲罐通过一个撤热循环管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应塔撤热介质进口相连接,所述饱和水缓冲罐、撤热循环管、循环泵、反应塔夹套及所述热量交换管形成一个闭合循环回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饱和水缓冲罐上设有一个补水液位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补水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体补充管、调节阀及液位计,所述调节阀位于所述液体补充管上,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饱和水缓冲罐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饱和水缓冲罐内设置有补水分布管。
进一步的,所述饱和水缓冲罐上端设有一个用于排放热量的副产蒸汽压力控制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撤热辅助回路包括油气分离器、油高位槽及循环泵,所述油气分离器通过撤热循环管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撤热介质进口相连接,所述油高位槽通过一个膨胀管与位于所述油气分离器上的排气口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油高位槽设置有液体补充管,所述液体为用于导热的介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油气分离器与循环泵之间设有一个油冷器,所述循环泵与所述撤热介质进口之间设有一个油加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油冷器上设置有油控温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反应设备中心进行热量交换, 能够及时地将反应热带走,防止温升引起反应塔内局部形成热点,造成催化剂变性或反应副产物增多等问题,同时在系统中充分利用了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废能源变为高品位能源,再生能源,节约能耗。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需要反应撤热的场合,同时也适用于需要及时补充热量的场合。本实用新型相较传统的反应装置,不仅能够及时提供反应发生所需热量,放热反应发生后产生的热量也能及时的带走,尤其实用于反应放热较剧烈的场合,实用性很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穿撤热管实施方式一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斜穿撤热管实施方式二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其中,1、饱和水缓冲罐;2、反应塔筒体;3、反应塔夹套;4、进料口;5、出料口;6、撤热介质出口;7、液体补充管;8、副产蒸汽压力控制系统;9、初次分布管;10、分布器及限位板;11、撤热管;12、补水液位控制系统;13、循环泵;14、补水分布管;15、油气分离器;16、油加热器;17、油控温系统;18、撤热循环管;19、撤热介质进口;20、油高位槽;21、油冷器;22、热量交换管;23、膨胀管;24、热量交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学峰,未经毛学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物料回收装置的防爆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造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