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滤油海水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372.7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3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韩引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华丽船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02F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海水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过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耐腐蚀滤油海水过滤器。
背景技术:
海水过滤装置做为一种航海船舶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担负着船舶动力设备冷却、火灾消防和日用清洗海水供给等重要任务。但是由于海水过滤装置长期接触海水,必然会有腐蚀和污染两大难题的困扰。海水过滤装置的防蚀和防污研究一直是航海船舶学的重研究课题之一。
海水过滤装置,尤其是海水泵入口前的一段管路,包括格栅、阀箱、通海阀和海水过滤器等又是海水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其中的海水过滤器成为整个海水过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污损和腐蚀不仅影响设备正常运行,还会引起内舱腐蚀甚至进水事故。
而一般情况下,海水过滤器的壳体由碳钢制成,因此容易被海水的长久流动和浸泡而腐蚀掉。
现有的海水过滤器中的筒体一般最多在筒体的内壁上涂刷防锈漆来防止腐蚀,然而由于海水的不断流动和浸泡,其耐腐蚀效果有限,一段时间后外表面破坏而产生腐蚀,使得筒体容易破损,使用寿命短。
同时,一般的海水中的上表面均会有一层油污,需要进行过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腐蚀滤油海水过滤器,它可以防止海水过滤器的筒体被腐蚀,而且其防腐绝缘部件可以拆卸,方便更换和维护,并可以对海水中的油污进行过滤,提高海水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耐腐蚀滤油海水过滤器,包括带有进水连接端和出水连接端的筒体,在筒体内设有滤筒,在筒体的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筒体上,滤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盖板的底面上,滤筒插套在筒体内,
所述滤筒与进水连接端相对应的一侧具有侧壁通孔,过滤网固定在滤筒上并覆盖侧壁通孔,滤筒的底面具有多个排污通孔,滤筒的上部的侧壁上通接有排油管,排油管的出液端依次穿过并伸出防腐绝缘套筒的侧壁和筒体的侧壁,滤筒中设有中部隔板和上部隔板,使滤筒分隔成两个腔体,中部隔板和上部隔板之间的流通道将两个腔体相连通。
所述防腐绝缘套筒的外壁紧贴筒体的内壁,防腐绝缘出水套的外壁紧贴出水连接端的内壁上,防腐绝缘进水套的外壁紧贴进水连接端的内壁上;
筒体内插套有防腐绝缘套筒,防腐绝缘套筒上具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和出水孔的内侧壁上具有内螺纹,防腐绝缘进水套插套在进水连接端中并螺接在进水孔的内侧壁上,防腐绝缘出水套插套在出水连接端中并螺接在出水孔的内侧壁上,防腐绝缘出水套与滤筒相通接。
所述滤筒的顶端外侧壁上固定有连接圈,连接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盖板上,滤筒与出水连接端相对的侧壁上具有连接通孔;
防腐绝缘出水套的后端螺接在连接通孔的内侧壁上;
滤筒为矩形筒,中部隔板的底边固定在滤筒的底面上,中间隔板的两侧边固定在滤筒的两侧壁上,上部隔板的两侧边固定在滤筒的上部的两侧壁上,中间隔板的顶端具有向两侧斜向延伸的导流板。
所述盖板上固定有两个加热装置,两个加热装置的加热管伸入滤筒内并处于滤筒的两个腔体中。
所述筒体的底端通接有排污管,防腐绝缘套筒的底板具有排污孔,排污孔与排污管相连通。
所述筒体的顶端具有径向延伸固定边,径向延伸固定边与盖板之间具有垫片,径向延伸固定边与盖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防止海水过滤器的筒体被腐蚀,而且其防腐绝缘部件可以拆卸,方便更换和维护,并可以对海水中的油污进行过滤,提高海水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滤筒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所示,一种耐腐蚀滤油海水过滤器,包括带有进水连接端11和出水连接端12的筒体10,在筒体10内设有滤筒20,在筒体10的上端设有盖板30,所述盖板3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筒体10上,滤筒2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盖板30的底面上,滤筒20插套在筒体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华丽船配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华丽船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