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的特异排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630.1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2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路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201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模具 特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模具的特异排溢系统,特别涉及电机壳体压铸模具的排溢系统,属精密模具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机壳体压铸模具的设计中,大多数采用中心进料方式,这种方式适合电机壳的形状比较简单,能顺利脱模的铸件;而对于机构较为复杂的电机壳体,无法使用常规的浇注方式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铸模具的特异排溢系统,特别适合于电机壳机构较为复杂,内部机构有特殊要求的铸件。特异排溢系统采用电机壳轴线方向的加强筋处开设内浇口,在对面和侧面开设排溢系统,使金属液通过电机圆筒侧壁填充型腔,使之达到加工后外观不出现有超过直径¢0.5mm的气孔,能通过在0.05Mpa气压下,保压5-10s,泄漏量≤1.8cm3/min的测试要求。
发明内容
一种压铸模具的特异排溢系统是由主流道、型腔铸件、渣包、排气槽、溢流口、齿条式排气块、内浇口组成;内浇口对面排溢系统是这样设计的:主流道连接型腔铸件,主型芯顶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接渣包,渣包连排气槽,共设计三个排溢结构,自成一体;内浇口侧面排溢系统是这样设计的:在内浇口的侧面设有溢流口,溢流口接渣包,渣包连接齿条式排气块,其特征是三个排溢结构以管道连接一个齿条式排气块;整个特异排溢系统内浇口的侧面共设计四组排溢结构。
一种压铸模具的特异排溢系统是这样工作的:按照电机壳体结构,其底部有半圆半方的台阶且有密封槽,因而主型芯设计在顶部;底部和顶部均有安装电机盖的螺孔台阶,所以分型只能设计在壳体的轴线方向,由于螺孔的台阶不能从分型面上直接脱出,需要主型芯来赋形,而排溢系统是在内浇口的对面和侧面开设三个排溢系统自成一体,在二侧型芯方向上分别按动、定模及型芯的形状开设大容量排溢系统,溢流口开设在最易卷气的螺孔台阶处,然后由四个齿条式排气块排出,从而达到铸件内部气孔得到很大的改善,提高压铸件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压铸模具的特异排溢系统结构示意图
1、主流道、2、型腔铸件、3、溢流口、4、渣包、5、排气槽、6、齿条式排气块 7、内浇口
图2:排溢系统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压铸模具的特异排溢系统是由主流道1、型腔铸件2、溢流口3、渣包4、排气槽5、齿条式排气块6、内浇口7组成;内浇口7的对面排溢系统是这样设计的:主流道1连接型腔铸件2,主型芯顶部设有溢流口3,溢流口3接渣包4,渣包4连排气槽5,共设计三个排溢结构,自成一体;内浇口7侧面排溢系统是这样设计的:在内浇口7的侧面设有溢流口3,溢流口3接渣包4,渣包4连接齿条式排气块6,三个排溢结构以管道连接一个齿条式排气块6;整个特异排溢系统内浇口7的侧面共设计四组排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路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路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门座圈粉末压制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铝锭模具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