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物料干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644.3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4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大贵;向鹏;庹钦财;秦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大贵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08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物料 干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物料的装置,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物料(如煤炭)在使用前,先要用球磨机打成粉状,但由于煤炭在进入球磨机之前,若未进行干燥处理,则会影响正常出料;有的选择在进入球磨机之前,通过电加热的发热装置对煤炭进行表面干燥,但煤炭的干燥不够彻底,时间一长,同样会影响球磨机的正常出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拟提供一种能对物料进行彻底干燥的节能型物料干燥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物料干燥器,包括基架(1)和水平设置的干燥器外壳(2),所述干燥器外壳(2)安装在基架(1)上,干燥器外壳(2)上设置有进料口(2a)和出料口(2b),关键在于:所述干燥器外壳(2)内水平装有干燥管(3),在干燥管(3)内装有分气管(4),且干燥管(3)与分气管(4)同轴布置,所述干燥器外壳(2)的两端部与干燥管(3)的两端部之间、干燥管(3)的两端部与分气管的两端部之间分别装有轴承(6),使干燥管(3)能相对干燥器外壳(2)、分气管(4)转动;在所述干燥管(3)中部的外壁焊接有呈螺旋状缠绕的散热翅片(3a),所述进料口(2a)位于螺旋状散热翅片(3a)起始位置的正上方,出料口(2b)位于螺旋状散热翅片(3a)终止位置的正下方,所述分气管(4)的管壁上开设有热风过孔(4a)。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热风过孔(4a)由分布在分气管(4)底部,角度α为150°的横截面扇形范围内的若干小孔构成,并在散热翅片(3a)延伸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均布。通过优化散热过孔的布置位置,避免物料粉尘堵塞热风过孔,保证分气管内的热风能顺畅的进入干燥管内。
进一步,在所述干燥管(3)上分布散热翅片(3a)的管段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3b);增设散热孔,结合散热翅片,增大换热面积,使热交换更为充分彻底,也更为节能,但仅适用于块状物料的干燥,不适用于颗粒状及粉末状物料的干燥。
工作过程如下:由动力机构驱动干燥管转动,而干燥器外壳和分气管静止不动,物料经进料口落在干燥管外壁上,并在螺旋翅片的带动下向出料口方向推进;热风经分气管的一端进、另一端出,进入分气管的热风经热风过孔进入干燥管内腔,并通过干燥管管壁以及管壁上的翅片与干燥管外壁上输送的物料充分换热,物料干燥完成后经出料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带螺旋翅片的干燥管旋转,以推动物料前进从而对物料进行充分换热,换热翅片不仅提高了换热面积,还用于推动物料前进,具有换热面积大、热交换充分、物料干燥彻底等特点,并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干燥器外壳端部、干燥管端部与分气管端部之间的安装局部放大图。
图4是分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节能型物料干燥器,由基架1、干燥器外壳2、干燥管3、分气管4、轴承6、密封圈7等组成。
干燥器外壳2水平设置,最好为圆筒形。干燥器外壳2安装在基架1上,基架1用于干燥器外壳2的支撑和安装固定。
干燥器外壳2上设置有进料口2a和出料口2b,物料从进料口2a进入、从出料口2b排出(如图中箭头所示)。干燥器外壳2内水平装有干燥管3,在干燥管3内装有分气管4,且干燥管3与分气管4同轴布置,即分气管4、干燥管3和干燥器外壳2由内到外依次同轴套装。
干燥器外壳2的两端部与干燥管3的两端部之间、干燥管3的两端部与分气管的两端部之间分别装有轴承6,使干燥管3能相对干燥器外壳2、分气管4转动。具体设置时,干燥器外壳2的长度最短,分气管4的长度最长,干燥管3的长度介于干燥器外壳2与分气管4之间。分气管4的两端部延伸到干燥管3外,一方面是为了安装轴承6,另一方面是为了作为热风的进气接口和排气接口。干燥管3的两端头伸到干燥器外壳2外,一方面是为了安装轴承6,另一方面是为了在干燥管3的其中一端部外套装链轮5,干燥管3的转动由电机通过链轮链条机构驱动,但不限于上述驱动机构。
在干燥管3中部的外壁焊接有呈螺旋状缠绕的散热翅片3a,进料口2a位于螺旋状散热翅片3a起始位置的正上方,出料口2b位于螺旋状散热翅片3a终止位置的正下方。干燥管3的其中一端部固套有链轮5,分气管4的管壁上开设有热风过孔4a,便于与干燥管3内腔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大贵,未经邓大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