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缝纫机自动压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969.1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8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47/00 | 分类号: | D05B4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18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缝纫机 自动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缝纫机,尤其是一种全自动缝纫机自动压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手工平缝机需要手工操作,对操作工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及成品率都不高。因此全自动缝纫机已经开始替代手工平缝机并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所有全自动缝纫机面临一个问题,即在每条缝纫线迹自动缝纫结束、自动剪完底面线后,面线会处于自由状态,从而导致在缝纫下条线迹面线会在缝纫裁片下面留有过长的线头或产生堆线。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压线从而避免缝纫裁片下面线头过长或堆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缝纫裁片下面线头过长或堆线的全自动缝纫机自动压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固接在机头上的气缸、与气缸活塞杆固接的压手以及装夹在自动缝框上的模板,所述压手设置在压脚和缝纫针的下方,且该压手上形成有供缝纫针穿过的针孔,所述模板上形成有多条开槽,每条开槽的端部均设有一弹性块,起针前,通过控制气缸能够驱动压手将面线压紧在弹性块上。
所述弹性块为海绵块。
所述压手通过连接板与气缸活塞杆固接。
所述压手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且上表面的面积大于下表面的面积,该压手的上、下表面之间圆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缸控制压手能够将面线压紧在弹性块上,这样能够保证在起针时面线处于非自由状态,进而避免在缝纫线迹时面线会在缝纫裁片下面留有过长的线头或产生堆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缝纫机自动压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头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缝纫机自动压线装置包括固接在机头1上的气缸2、与气缸2活塞杆固接的压手3以及装夹在自动缝框4上的模板5,所述压手3设置在压脚和缝纫针的下方,且该压手3上形成有供缝纫针穿过的针孔,所述模板5上形成有多条开槽,每条开槽的端部均设有一弹性块7,起针前,通过控制气缸2能够驱动压手3将面线6压紧在弹性块7上。其中,模板5上的开槽为平行设置的长条形槽,多个弹性块7黏贴成一纵列安装在对应的开槽一端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弹性块7为海绵块。
优选地,所述压手3通过连接板与气缸2活塞杆固接。
优选地,所述压手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且上表面的面积大于下表面的面积,另外,该压手3的上、下表面之间圆滑过渡。圆滑过渡的结构设计能够避免压手3剐蹭布料,以致给加工带来不便。
由于模板5上的开槽为长条形槽,在一条缝纫线迹自动缝纫结束、自动剪完底面线后,机头1回到原位,然后在电脑的控制下自动缝框4纵向运动,使得面线线头会始终处于垂直于模板5开槽位置,再进行下一条缝纫线迹开始前,通过气缸2控制压手3能够将面线6压紧在弹性块7上,这样保证了在下一条缝纫线迹起针时面线6处于非自由状态,进而避免在缝纫线迹时面线6会在缝纫裁片下面留有过长的线头或产生堆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动机钢丝刷簧测力仪
- 下一篇:一种手举式卷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