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冶金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1929.9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8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壮;白洪刚;刘斯琮;龚庆国;刘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宝矿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冶金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法冶金化工领域,涉及一种湿法冶金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停电出铜工艺存在以下缺陷:1、需将部分电积槽完全断电,停止工作,故该部分电积槽工作时间减少,从而造成阴极铜产能的下降;2、断/铜电时,所有电积槽中会产生“反电动势”,阴极铜电积槽中阴阳极之间仍存在电流,操作隔离开关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存隐患;且因“反电动势”的产生连带产生的“反溶”现象,造成阴极铜产品质量下降;3、整流器需要频繁地调整电流强度且停、开机,易造成整流机组使用寿命缩短。
图1为现有的湿法冶金电解装置,由电积槽、槽间连线、阳极板(又称阳极)、阴极板(又称阴极)构成。湿法出铜传统工艺流程为:电积槽通电后,溶液中硫酸离子在阳极形成硫酸;溶液中铜离子与阴极负电子结合,形成单质铜,附着在阴极板上。单质铜附着层逐渐增加至一定厚度时,将萃取电积车间内所有电积槽断电,取出阴极板,并将附着在上面的铜板剥离。断电时,所有电积槽停止工作,但电积槽供电的阴阳极之间仍然存在电流,槽中会产生“反电动势”,在“反电动势”及电流的作用下,附着在阴极板表层的铜部分铜会反溶至硫酸铜溶液中,影响铜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法冶金电解装置,改善传统停电出铜工艺中,断电时电积槽停止工作及产生的“反动电势”导致减少阴极铜出铜时电积槽停止工作的时间及阴极铜产品质量下降,从而提升阴极铜出铜量及出铜品质;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整流器因频繁开关及调整电流强度造成的使用寿命缩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湿法冶金电解装置,主要由多个电积槽、槽间连线、阳极板、阴极板组成,阴极板、阳极板交替布置形成阴、阳极,槽间连线将多个电积槽连通,其特征在于:该湿法冶金电解装置还包括短路框架,当需要剥离铜板时,将短路框架框住一个以上的电积槽。
用短路框架将1-3个电积槽框住。
所述短路框架的材质主要为铜线母排。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1.减少了改善传统停电出铜工艺中,断电时,停止工作的电积槽的数量及停止工作的时间,提高了阴极铜出铜量;2.减少断电时,受“反动电势”影响的电积槽的数量及受影响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铜受污染时间,提升了出铜品质;3.无需频繁开关整流器及调整电流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此原因所致的整流器使用寿命缩短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湿法冶金电解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湿法冶金电解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湿法冶金电解装置如图2所示,主要由电积槽1、槽间连线4、阳极板2、阴极板3组成,阴极板、阳极板交替布置形成阴、阳极,该装置还包括短路框架5,短路框架将一个以上的电积槽框住,其材质主要为铜线母排。其中,短路框架5外部电流为生产用电流,框架内部电流为内部储存能量电流。
当单质铜附着层逐渐增加至一定厚度时,用短路框架将1-3个电积槽框住后,在框内形成闭路,随后可将框架内的阴极板取出,并将附着在上面的铜板剥离。而框架外其他电积槽仍在工作中。框内同样会产生“反电动势”,但受此影响的仅为框架内的几个电积槽,数量较少,且时间较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宝矿产有限公司,未经万宝矿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1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花壳剥离器
- 下一篇:一种激光熔覆碳化物的工作台中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