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二次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2196.0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4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共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晋江市光宇鞋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58 | 分类号: | B29C44/58;B29C33/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二次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尤其是一种可用于生产鞋子的新型二次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根据模具用于生产时所使用的原料的成型次数,可以将模具分为一次成型模具和二次成型模具。在塑胶类的成型模具中,一次成型模具是指将塑料熔融后再注射到模具中获得产品的模具,二次成型模具是指直接使用固体的发泡材料在模具中加热获得产品的模具。
传统的二次成型模具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先加热机台,然后通过机台上的加热板对二次成型模具进行传热,二次成型模具再将热量传递给发泡材料,使发泡材料熔化并形成产品。这种加热和传热方式效率较低,热量在机台的加热板上会产生损耗,且加热板将热量传递给二次成型模具需要较长的传热时间,生产周期较长。此外,传统的二次成型模具一般通过放置在风口或水中进行冷却,冷却速度较慢,且需要反复搬运模具,生产效率较低,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效率较高且能够快速冷却的新型二次成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二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形成有凸起的上模仁,所述下模板上形成有内凹的下模仁,合模后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之间的空间形成预定形状的型腔,所述上模板内部镶嵌有第一传热管道,所述下模板内部镶嵌有第二传热管道,所述第一传热管道和所述第二传热管道以利于均匀传热的方式按预定形状布设,且都具有两个与外部连通的出入口,所述出入口上安装有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传热管道在所述上模仁位置处形成有嵌入到所述上模仁内部的突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各个所述接头安装后位于所述上模板或所述下模板的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热管道和所述第二传热管道都为不锈钢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传热管道和所述第二传热管道的内径为15.9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镶嵌第一传热管道和第二传热管道,并在第一传热管道和第二传热管道的出入口上安装接头,分别选取第一传热管道和第二传热管道上的一个接头作为高温蒸汽入口,另一个接头作为高温蒸汽出口,然后向高温蒸汽入口中充入高温蒸汽,使得高温蒸汽在第一传热管道和第二传热管道内流动并将热量传递给上模板和下模板,这样即可实现模具的快速加热,加热效率高。
需要冷却模具时,只需将上述高温蒸汽替换成冷却水,即可以实现模具的快速冷却,整个冷却过程无需搬运模具,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次成型模具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仁与第一传热管道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次成型模具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模仁与第二传热管道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上模板; 11-上模仁;
2-下模板; 21-下模仁;
3-第一传热管道; 31-突起部;
32-出入口;4-接头;
5-第二传热管道; 51-出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以鞋模为例,提供的新型二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上形成有凸起的上模仁11,下模板2上形成有内凹的下模仁21,合模后上模仁1和下模仁2之间的空间形成预定形状的型腔(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当然,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还应该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锁紧装置,以及与型腔连通的排气孔,锁紧装置与排气孔的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设置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晋江市光宇鞋模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晋江市光宇鞋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2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移动门的吸合装置
- 下一篇:带有尼龙毛刷辊筒的卷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