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油器放油结构及其化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4097.6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景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19/00 | 分类号: | F02M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油器 结构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机部件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化油器放油结构及其化油器。
背景技术
化油器是将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气雾化后供给发动机气缸燃烧的机构。一般发动机在较长时间不使用时都会将化油器内的燃油排放出来,确保燃油不会长期积压在化油器内,否则燃油逐渐蒸发会留下胶状物质,极易造成化油器中的量孔堵塞,导致下次使用发动机时出现启动困难、加速无力等现象。目前,大多数化油器的放油结构为其底盖上设置的放油孔及放油螺栓,放油时需要使用工具(如扳手等)拆卸放油螺栓,操作非常不方便,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劳动强度;而且,放油螺栓拆卸后重新安装很容易造成螺栓滑牙,使得拆卸困难,强制拆卸则容易造成化油器损坏;此外,放油螺栓不易收纳和保管,容易发生螺钉丢失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就需要对现有的化油器放油结构进行改进,使用更为简单的机构代替放油螺栓,在无需借助其它工具的情况下即可手动完成放油操作,使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且拆卸容易,不会造成化油器损坏,有效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油器放油结构及装设了该放油结构的化油器,使用更为简单的机构代替放油螺栓,在无需借助其它工具的情况下即可手动完成放油操作,使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且拆卸容易,不会造成化油器损坏,有效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化油器放油结构,包括设于化油器上的放油孔,还包括放油管,所述放油管的进油端与放油孔连接相通、出油端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在化油器上。
进一步,所述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和储油杯,所述放油孔设在储油杯外壁,所述出油端与化油器本体连接;出油端与化油器本体的连接部位高于放油孔的位置并且高于储油杯的油面高度,使得储油杯内的燃油在出油端固定的状态下不会从出油端溢出,防止漏油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所述放油管采用可透光的柔性材料制成;放油管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从放油管中能够明显观察到燃油位置,从而可得知储油杯中燃油的油面高度,起到液面显示的标尺作用。
进一步,所述放油管为一透明胶管;使放油管具有更大的柔韧性和弹性,便于放油操作。
进一步,放油结构还包括设在化油器本体上用于与所述出油端连接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套入放油管,使得所述出油端固定在化油器本体上;放油管的出油端套接在接合部上,在需要排放残余燃油时只需拔出出油端即可进行放油操作,无需借助其它工具,其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进一步,放油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放油孔连接的油嘴;所述油嘴紧密套入放油管,使得所述放油管与储油杯连通;油嘴便于放油管的连接,使放油管拆装方便。
进一步,所述油嘴呈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与放油管的形状相适配以形成无缝连接;使油嘴与放油管套接时连接紧密,防止燃油漏出。
进一步,所述放油管与油嘴的连接处由紧固件紧固连接;紧固件保证放油管与油嘴连接的紧固程度,防止该连接处漏油。
进一步,所述接合部设在化油器本体的外壁上表面;能够保证接合部高于储油杯的油面高度,同时还能够保证放油操作的便利性和开设的简便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所述的化油器放油结构的化油器,所述化油器放油结构安装于化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化油器放油结构及其化油器,通过使用放油管代替现有的放油螺栓,放油管的进油端与放油孔固定连接、出油端连接在化油器上,在需要排放残余燃油时只需手动拆下出油端即可进行放油操作,无需借助其它工具,其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且拆卸容易,不会造成化油器损坏,有效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本放油结构的结构简单,对现有的化油器只需改动很小就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改造成本低,特别适用于小型通用发动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4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熏色牢度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供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