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锅炉零件型腔的专用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4532.5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2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陆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2 | 分类号: | B23C5/12;B23P15/3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6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锅炉 零件 专用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成型铣刀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加工U型、V型、钩型或燕尾槽型等多种锅炉零件型腔的铣刀及其制造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工不规则型腔的使用刀具是由刀体和高速钢刀条组成。基本结构为:高速钢刀条经手工刃磨后装在附有一定角度装夹槽的刀体上,并用紧定螺钉锁紧固定位置。现有背景同类产品或技术的现状及缺点如下:(1)在切削过程中,单刀头作旋转切削运动,若加工切削深度为20mm的沟槽,由于切削力大,使得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难以增加,加工效率低下,同时对机床的主轴和进给系统带来冲击与震动,造成机床的精度下降与结构损伤。(2)由于震动,固定高速钢刀条的紧定螺钉产生松动,容易发生打刀现象甚至断刀,导致产品报废。(3)在低速、断续切削运动中,产品表面粗糙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4)因手工刃磨刀具,且次数较多,使得刀具的尺寸、角度难以达到一致性,对产品加工带来隐患,无法满足产品要求。(5)生产中曾采用成形高速钢刀体整体结构,刀头磨损后刃磨工作量大,且整体结构成本高,通用性差。
新型内容
本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刚性较好、加工效率高、耐用性强、加工尺寸精度高的用于加工U型、V型、钩型或燕尾槽型等多种锅炉零件型腔的铣刀及其制造成型方法,本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新型铣刀的结构包括刀体、硬质合金的刀头、分屑槽,其特征在于刀体的一端锥柄采用莫氏5号,刀体与相应锥度的铣锥套配合装夹在普通铣床上使用,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刀头,刀头装焊在刀体上,刀头上设置有分屑槽,分屑槽可以切断切削的横截面,便于切屑的排出,刀头的几何角度包括径向前角、轴向前角、后角、主偏角。
所述的加工锅炉零件型腔的专用铣刀,其特征在于与刀头装焊连接的刀体的一端形状修磨为U型、V型、钩型或燕尾槽型,以满足加工需求。
所述的加工锅炉零件型腔的专用铣刀,其特征在于刀头的径向前角为负5°~10°、轴向前角为正5°~10°、后角为8°~12°。
本实用新型铣刀的,其制作加工方法为:
a.刀体一端锥柄的磨制:将选定材料的棒材经过粗磨——半精磨——精磨后,将刀体一端锥柄与锥套相互配合的面加工至莫氏5号锥度要求,打磨光滑;
b.确定铣削用硬质合金刀头的长度及硬质合金刀头的各个几何角度;
c.硬质合金刀头的磨切:将硬质合金刀头磨至规定尺寸后,在其上表面用线切割或修磨出分屑槽;
d.硬质合金刀头的径向前角、轴向前角、后角、主偏角及槽型的打磨,修磨出合理的角度及槽型;
e.成型,清洗、检验。
其硬质合金成形刀头的材料选用可根据加工件材料、加工结构形状、加工精度要求选用了相匹配的硬质合金材料。硬质合金成形刀头的上设置分屑槽,分屑槽的宽度、数量、角度等数值将影响刀齿强度。硬质合金刀头中,采用分削措施刃磨分屑槽。具备分屑槽后,有利于切屑的卷曲,从而便于切屑顺利地排出。硬质合金刀头采用分屑槽后,可适当减少齿数以增加容屑空间。选用疏齿不等齿距的设计结构。硬质合金刀头中,刀头的几何角度应合理设置,所述铣刀的径向前角为负5°~10°,轴向前角为正5°~10°。铣刀的后角为8°~12°,并选配合理的主偏角以减小轴向力。硬质合金刀头可根据使用、修磨情况进行置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4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孔内键槽自动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加工圆柱体斜面的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