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电井下观测专用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4607.X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0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安海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地震局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电 井下 观测 专用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电观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电井下观测专用电极,它是构建观测设施的一个核心部件。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规模性经济建设,产生的电磁干扰严重影响地震地电观测,规避电磁干扰的途径是通常的地面观测方式转为井下观测。而井下观测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制备井下专用电极。
通常的地电观测是地面观测,地面观测中所用的电极是矩形铅板引线结构,电极不需承受过大压强、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承压指标较低,可以随时更换。而对于几十甚至几百米深度的井下观测所用电极的要求完全远远高于地面。多年以来,国内已有多家地震专业部门构建了井下观测设施,然而由于关注点偏离或者制备工艺不严谨,设施运行不稳定,导致产出的观测资料指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安装到几十甚至几百米深度的井下的地电井下观测专用电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电井下观测专用电极,包括管状电极本体,在所述管状电极本体上通过焊接段连接有两电极引线,在所述焊接段外包裹有柔性封闭段。
进一步的,所述管状电极本体高为80-150厘米、管壁厚3-6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封闭段由天然橡胶、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或硅酮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本体由国标1号纯铅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研究井下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在焊接段外包裹有柔性封闭段,缓解井下岩体蠕变对电极的影响,柔性封闭段随井下岩体的蠕变而变,解决了引线封闭口微细开裂的可能,提高了可靠性。柔性封闭密封材料还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强,形变跟随性优良,一并解决了端面防潮、防腐、防氧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双引线方案方便测试线路通断,解决了井下线路、地埋线路通断测试和界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附图说明所提供的图片用来辅助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法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电井下观测专用电极,包括管状电极本体1,在电极本体1中设置有防止电极本体短路的阻隔绝缘段5,在所述管状电极本体1上通过焊接段3连接有两电极引线2,在所述焊接段3外包裹有柔性封闭段4。
其中,管状电极本体1高H1为80-150厘米、管壁厚3-6毫米。
其中,柔性封闭段4由天然橡胶、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或硅酮制成。
其中,电极本体1由国标1号纯铅材质制成。
申请人十分注重井下观测设施的建设,对井下专用电极的结构和指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制备理念和实现工艺有深刻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首先,井孔回填后不能在更换,因此要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第二,能够在高压强下稳定地工作;
第三,解决高湿度、高压强环境下电极引线封闭面的防潮、防腐问题;
第四,能够适应井下岩体可能发生的小幅度形变而不损坏。
在实模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制备、测试的10项技术环节,在这个基础上,2010年以来制备并投入国内四个井下观测工程使用。四个工程投资超过1000万元,使用申请人研制的JX-2010型地电井下观测专用电极70余个,产出观测资料的指标比地面观测提高一个数量级。
依据天水地电井下观测资料,成功预测了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提前10天向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填报了预测卡片,在最艰难的短临预测上跨出了一步,6.6级地震是地震局成了以来甘肃省境内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用事实佐证了本实用新型JX-2010型专用电极的效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地震局,未经甘肃省地震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4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可变衰减机构
- 下一篇:断路器的排布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