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置EM38的升降平台小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5212.1 | 申请日: | 2014-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史舟;姜志刚;张健;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置 em38 升降 平台 小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置EM38的升降平台小车系统,用于测量大地电导率。
背景技术
EM38大地电导仪对土壤电导率的测量原理是,EM38的后端有一个小型发射线圈,它可以产生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初级磁场,这个磁场可以在大地中诱导出电涡流,仪器前部的接收线圈则接收了土壤传导电流所生成的次级电磁场信号,仪器接收到的与土壤电导率成正比的电信号经过运算处理后显示为土壤表观电导率。EM38有效测量深度为距地表1~1.5m范围,由于EM38大地电导仪是通过测量诱导磁场来测量大地电导率的,因此其周围1米以内的任何金属物都将干扰其测量精度。目前在利用EM38大地电导仪对土壤电导率进行测量时,或者采用EM38电导仪的吊带悬挂肩扛的移动测量方式,或者采用将EM38电导仪放置在地面PVC材料板材或者木板材上拖动测量方式。然而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人员行走或微地形的影响致使EM38电导仪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定,从而使电导仪读数出现较大波动,因此使土壤的电导率探测出现了偏差。采用EM38电导仪的吊带悬挂肩扛的移动测量方式,费时费力;放置于地面板材拖动测量,由于上下震动,对EM38的精度亦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利用EM38大地电导仪对土壤电导率进行测量存在的探测精度、费时费力和不能任意调控EM38距离地面高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放置EM38的升降平台小车系统,该系统既能满足多种测量方式,又能满足对不同深度土壤电导率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放置EM38的升降平台小车系统,该系统由小车底架部分、小车车身部分、塑料泡沫固定部分和小车推手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小车底架部分由两根底座长杆、两根底座短杆、两根底座加强杆和四个车轮组成;每根底座长杆的两端依次与底座短杆的一端和底座加强杆的一端通过卡子固定连接,每根底座短杆的末端各连接一车轮;所述小车车身部分由四根车体竖杆、两根车体短杆、两根车体长杆、两根车体长加强杆、第一车体短加强杆、第二车体短加强杆、第三车体短加强杆和第四车体短加强杆组成;四根车体竖杆竖直设置,每根车体竖杆的下端均与底座短杆通过卡子固定连接,上端均通过三通与车体长杆的一端和车体短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车体长杆与底座长杆平行设置,车体短杆与底座短杆平行设置,每根车体长加强杆的两端均通过卡子固定在车体竖杆的两端之间,第一车体短加强杆和第四车体短加强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卡子与一车体竖杆固定连接,第二车体短加强杆和第三车体短加强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卡子与一车体长加强杆固定连接,第一车体短加强杆、第二车体短加强杆、第三车体短加强杆和第四车体短加强杆依次平行设置,第一车体短加强杆和第四车体短加强杆的水平高度置于车体短杆和车体长加强杆之间;所述塑料泡沫固定部分由四根自由移动竖杆、两根泡沫架长杆、两根泡沫架短杆、一根泡沫固定横杆和两根泡沫固定竖杆组成;四根自由移动竖杆和两根泡沫固定竖杆竖直设置,四根自由移动竖杆均通过卡子依次连接在第二车体短加强杆和第三车体短加强杆的两端,每根泡沫架长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三通与一自由移动竖杆下端固定连接,每根泡沫固定竖杆通过卡子与一车体长加强杆固定连接,泡沫固定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泡沫固定竖杆的下端;所述小车推手部分由两根推手斜杆、两根推手加强杆、一根推手横杆组成;两根推手斜杆平行布置,与水平面倾斜相同角度,每根推手斜杆从低位端到高位端依次通过卡子与第三车体短加强杆、第四车体短加强杆和推手横杆固定连接,两根推手加强杆平行布置,一端均通过卡子与车体短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均通过卡子与推手横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全部采用塑料材质,不仅减弱了微地形对EM38电导仪由于上下晃动带来的精度和读数的影响,而且通过自有移动竖杆的上下移动实现EM38电导仪对不同深度土壤电导率的测量,轻巧方便、便于组装拆卸,既可以手推测量,又可以将其搭载于其他的移动装置测量,配合多种近地传感器的测量,组成多土壤信息测量传感器的硬件系统,可一次获得不同的土壤特性参数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5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电压镍氢电池安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镀锡铜带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