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5911.6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0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杭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嘉生 |
主分类号: | B63C9/135 | 分类号: | B63C9/135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便携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救生圈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联系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其最大的缺点是携带不便且抛扔距离比较近或受风力影响难以抛准,而单一的救生绳在抛出后除前端浮出水面,绳索整体下沉不易使被救者发现和抓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救生圈,绳,杆的不足,实用新型此适合、江湖河海公开水域、游泳馆等场所使用的低成本、携带有效的救生用具。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所述折叠式便携救生棒,多个条形或块状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有至少一根尼龙绳以串联方式相接而成。
所述浮体由条形木棒或块状泡沫体制成,其上设置有红白相间的标志条纹,所述的尼龙绳一端串连有至少3个并形成一个用于套入肢体的套圈。
所述浮体由条形木棒组成,所述条形木棒的两端开设有用于串接尼龙绳的绳孔,所述尼龙绳穿过条形木棒上的绳孔并与条形木棒固定连接,所述的套环由3个条形木棒串用尼龙绳接而成,在套环形成的端部用护套固定连接并形成三角形套环。
所述浮体的各边角处为45°圆弧形设计。
本实用新型具有轻巧、可折叠,携带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可满足大部分江湖,河流,游泳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折叠式便携救生棒,它包括多个条形或块状的浮体1,并且有至少一根尼龙绳2以串联方式相接而成。实际使用中六至九块浮体1,尼龙绳2的直径为4mm-6mm为,全程长度在二十至二十五米最佳,维尼纶极限拉力为0.4T足够拖拉被救者脱险。
如图所示所述浮体由条形木棒或块状泡沫体制成,其上设置有红白相间的标志条纹3,所述的尼龙绳2一端串连有至少3个并形成一个用于套入肢体的套环7,所述浮体1由条形木棒5组成,所述条形木棒5的两端开设有用于串接尼龙绳2的绳孔6,所述尼龙绳2穿过条形木棒5上的绳孔6并与条形木棒5固定连接,所述的套环7由3个条形木棒5串用尼龙绳2接而成,在套环形7成的端部用护套9固定连接并形成三角形套环7。此设计达到牢固美观的效果。
如图所述浮体的各边角8处为45°圆弧形设计。此设计可使浮体在抛扔过程中可避免和减轻扔到溺水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嘉生,未经杭嘉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5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用安全游泳圈
- 下一篇:一种船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