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7208.9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8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坚忠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用大棚,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大棚。
背景技术
大棚的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大棚。为了加强防寒保温,提高大棚内夜间的温度,减少夜间的热辐射而采用多层薄膜覆盖。现有的大棚顶部无通风口,在高温天气下,棚内热空气容易在大棚内大量积聚,造成大棚内温度过高,高温天气下难以正常生产。另外,现有的大棚结构较为简单,连接稳定性不高,在遇到强风时,容易被吹坏或变形,无法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建造方便的改进型大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大棚,包括由前至后间隔排列的棚架单元和覆盖在棚架单元上方的塑料薄膜,每个棚架单元包括左、右立柱、连接左、右立柱的横梁,所述左、右立柱的顶端分别设有左、右支撑架,所述左、右支撑架相互交叉,右支撑架的顶端连接在左支撑架内侧的中上部,左支撑架的上部越过右支撑架的顶端并半悬于右支撑架的上方,所述左支撑架的顶端与右支撑架的上方之间形成天窗,且在天窗上设有卷膜。
在本实用新型中,有一支撑杆Ⅰ连接在所述左支撑架的顶端与横梁之间,支撑杆Ⅰ的中部还与右支撑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有一支撑杆Ⅱ连接在所述右支撑架的顶端与横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杆Ⅱ与横梁的连接处与支撑杆Ⅰ与右支撑架的连接处之间连接有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棚顶处设有天窗,使其通风透气性能好,进一步,左右支撑杆交叉形成棚顶和天窗,结构合理、巧妙,与传统的大棚相比,三角形状的骨架结构强度更高,连接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进型大棚,包括由前至后间隔排列的棚架单元和覆盖在其上方的塑料薄膜,每个棚架单元包括左、右立柱1、2、连接左、右立柱1、2的横梁3,所述左、右立柱1、2的顶端分别设有左、右支撑架4、5,所述左立柱1和左支撑杆4由一根杆件弯曲形成,所述右立柱2和右支撑杆5同样由一根杆件弯曲形成,其弯曲处连接有加强筋10,所述横梁3连接在左、右立柱1、2的弯曲处。所述左、右支撑架4、5相互交叉,右支撑架5的顶端连接在左支撑架4内侧的中上部,左支撑架4的上部越过右支撑架5的顶端并半悬于右支撑架5的上方,所述左支撑架4的顶端与右支撑架5的上方之间形成天窗6,且在天窗6上设有卷膜,塑料薄膜覆盖于左、右支撑架4、5的上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有一支撑杆Ⅰ8连接在所述左支撑架4的顶端与横梁3之间,支撑杆Ⅰ8的中部还与右支撑架5连接,使支撑杆Ⅰ8、左支撑架4与横梁3之间形成三角架,结构更加牢固;同理,有一支撑杆Ⅱ9连接在所述右支撑架5的顶端与横梁3之间,使支撑杆Ⅱ9右支撑架5与横梁3之间形成三角架。
为了进一步增强棚架的结构强度,所述支撑杆Ⅱ9与横梁3的连接处与支撑杆Ⅰ8与右支撑架5的连接处之间连接有连杆7,通过该连杆7使左、右支撑架4、5的横向连接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坚忠;,未经陈坚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7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大棚骨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灌溉功能的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