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浇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7667.7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2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向勇;曾政;李存良;毛劲松;王云;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0 | 分类号: | B22C9/00;B22D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7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浇铸模具。
背景技术
理想的铸件组织是铸件整个截面上具有均匀、细小的等轴晶,这是因为等轴晶各向异性小,加工时变形均匀、性能优异、塑性好,利于铸造及随后的塑性加工。要得到这种组织,通常需要对熔体进行细化处理。
细晶铸造技术或工艺(FGCP)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普通熔模铸造工艺,强化合金的形核机制,在铸造过程中使合金形成大量结晶核心,并阻止晶粒长大,从而获得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6mm的均匀、细小、各向同性的等轴晶铸件。因此,细晶铸造的突出优点是大幅度地提高铸件在中低温(≤760℃)条件下的低周疲劳寿命,并显著减小铸件力学性能数据的分散度,从而提高铸造零件的设计容限。同时该技术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铸件抗拉性能和持久性能,并使铸件具有良好的热处理性能。
随着冶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细晶的尺寸不断缩小,甚至达到了微米、亚微米。例如:在传统钢的种类中,晶粒尺寸在100μm以下称为细晶粒钢,即传统细晶粒钢。获取细晶的方法有:利用相变和再结晶的热处理,钢液超速极冷,机械合金化,超细粒子烧结,以及非晶晶体化等特殊工艺手段,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浇铸模具的铸造技术,铸造的晶粒粗化,容易使铸件产生横向晶界,影响了铸件的物理性能与机械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浇铸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浇铸模具铸造晶粒粗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浇铸模具,至少包括:模具主体;
所述模具主体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位于所述外筒内部,所述内筒且与所述外筒之间相间隔,并且所述内筒和外筒的顶部之间、底部之间均相密封;
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形成导流槽,所述外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流槽相连通的至少两个通孔。
可选地,该模具还包括:活动底板和浇铸冒口;其中,
所述活动底板位于所述模具主体的底部,并且将所述模具主体的底部密封;
所述浇铸冒口固定在所述模具主体的顶部,所述浇铸冒口为筒状结构,所述浇铸冒口内部的空腔为圆台型空腔,并且所述圆台型空腔中直径较大的开口与所述内筒顶部的开口相匹配。
可选地,该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槽内部的多层环形隔板;
每个所述环形隔板的内环边与所述内筒的外壁相密封固定,每个所述环形隔板的外环边与所述外筒的内壁相密封固定;
相邻两个环形隔板之间形成一个空腔,且每层环形隔板均有一个将所述环形隔板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环形隔板上下两个空腔相连通。
可选地,该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槽内部的螺旋型隔板;
所述螺旋型隔板的内环边与所述内筒的外壁相密封固定,所述螺旋型隔板的外环边与所述外筒的内壁相密封固定;
所述螺旋型隔板与所述内筒的外壁、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密封形成一个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与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外侧壁上的所有所述通孔都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外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流槽相连通的至少两个通孔,包括:
至少一个通孔位于所述外筒的外侧壁的上端,至少一个通孔位于所述外筒的外侧壁的下端。
可选地,所述导流槽的厚度为所述内筒直径的2%-10%。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公开提出的铸造模具,通过内部设置的导流槽,可对注入的冷却水进行定向的输送,进而对铸件进行持续地定向凝固及快速冷却,使产品得到单方向生长的柱状晶,不产生横向晶界,同时也使产品的晶粒得到细化,大幅地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物理性能与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浇铸模具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浇铸模具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浇铸模具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浇铸模具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号:
1-活动底板,2-外筒,3-内筒,4-浇铸冒口,5-通孔,6-导流槽,7-通孔,8-模具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7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节式铸造用冒口
- 下一篇:汽车制动盘的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