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制成燃料颗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9365.3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杰;陈欢乐;张孚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正仁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6 | 分类号: | C10L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制成 燃料 颗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的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生活垃圾制成燃料颗粒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必经途径。国外在这方面研究的比较早,技术也较为成熟,国外的技术手段主要集中在垃圾的分类处理,然后区别利用;但生活垃圾的组成物质繁杂,分类处理成本较高,效果不太理想。国内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转化成可供燃烧的燃料,提出了不少可实施的技术方案,垃圾转化成燃料变废为宝指日可待;然而,国内还鲜有这样的设备出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制成燃料颗粒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活垃圾制成燃料颗粒装置,包括机架、电机、减速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轴、从动轴、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分别固定设置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主动轴和从动轴并列设置在机架上,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设置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一端,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主动辊和从动辊相接触;主动辊上均匀地设有半球状凹腔,从动辊上设有与主动辊上相对应且大小相等的半球状凹腔,主动辊每转过一定的角度,从动辊上均有半球状凹腔和主动辊上的半球状凹腔在接触处相对应,从而将粉碎后的生活垃圾挤压成球状颗粒;主动轴连接减速机,减速机连接电机;由电机提供动力,经减速机变速之后,带动主动轴、从动轴以及安装在两轴上的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转动。
通过主动辊和从动辊上大小相等的半球状凹腔相配合形成球状空腔,从而将粉碎后的生活垃圾挤压成球状颗粒。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直径相等,从动辊上设有与主动辊上相对应且大小和数量均相等的半球状凹腔;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齿数分别相等;这样可以使机构受力更加均匀,配合更为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半球状凹腔的直径为5~6c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半球状凹腔的直径为5.5cm。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同为直齿轮;直齿轮较为通用,性价比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同为斜齿轮;传动平稳,能承受更大的载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为垃圾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生活垃圾制成燃料颗粒装置,如图所示,包括机架(图中没有画出)、电机1、减速机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主动轴5、从动轴6、主动辊7和从动辊8,主动辊7和从动辊8分别固定设置在主动轴5和从动轴6上,主动轴5和从动轴6并列设置在机架上,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分别设置在主动轴5和从动轴6的一端,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相啮合,主动辊7和从动辊8相接触;主动辊7上均匀地设有半球状凹腔9,从动辊8上设有与主动辊7上相对应且大小相等的半球状凹腔,主动辊7每转过一定的角度,从动辊8上均有半球状凹腔和主动辊上的半球状凹腔在接触处相对应,从而将粉碎后的生活垃圾挤压成球状颗粒;主动轴5连接减速机2,减速机2连接电机1;由电机1提供动力,经减速机2变速之后,带动主动轴5、从动轴6以及安装在两轴上的主动辊7和从动辊8的转动。通过主动辊7和从动辊8上大小相等的半球状凹腔9相配合形成球状空腔,从而将粉碎后的生活垃圾挤压成球状颗粒。
主动辊7和从动辊8最好设置成直径相等,从动辊上设有与主动辊上相对应且大小和数量均相等的半球状凹腔9;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的分度圆直径和齿数分别相等;这样可以使机构受力更加均匀,配合更为准确。主动辊7和从动辊8上的半球状凹腔9的直径为5~6cm,比较有利于成型后的球状生活垃圾颗粒的风干和燃烧。经过试验测得,当主动辊7和从动辊8上的半球状凹腔9的直径为5.5cm时,效果最好。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可以同为直齿轮;直齿轮较为通用,性价比较高;也可同为斜齿轮,斜齿轮传动平稳,能承受更大的载荷更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正仁环保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正仁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9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藻室内培养器
- 下一篇:风、光弃电和工业有机废水用于煤制天然气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