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1196.7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唐映华;杨兴伟;于孝鹏;舒善赟;楼红霞;董照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江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1/00 | 分类号: | B65H7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2007 浙江省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络筒机 上油 装置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络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络筒机在绕线作业时,一般都需要对线表面进行涂油,本申请的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包括上油轮(齿形)、抹覆块(柔性海绵或柔性记忆棉等等)和出线耳等等,目前的络筒机存在上油抹覆装置不易定位和上油抹覆装置易积尘等技术问题,为了能提高拆装效率和防尘能力,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上油装置的槽筒式络筒机[申请号:200920297413.5],该络筒机包括机架、槽筒、加油管,该加油管对应络筒机每锭位的前方开设一加油槽,加油槽上安装油毡,油毡的宽度与丝条摆动行程相适配。该方案具有成本低廉,一根钢管加油毡即可实现上油,无须油轮和油槽,减少资金投入、丝条上油时可在油毡上左右滑动,避免原有装置需要增设导丝钩的麻烦。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设计不合理,未能解决拆装效率低和防尘能力差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便于拆装且防尘能力强的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包括具有上油抹覆装置安装通道且倾斜设置的定位壳体,在定位壳体下端具有与上油抹覆装置安装通道连通的敞口,上油抹覆装置安装通道的上端封闭且在定位壳体的上端设有与上油抹覆装置安装通道连通的出线口,所述的定位壳体通过固定结构定位。在本申请中,设置了上油抹覆装置安装通道和与上油抹覆装置安装通道连通的敞口,其可以便于安装上油抹覆装置的置入和安装,另外,上油抹覆装置安装通道的上端封闭能提高防尘能力,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其次,定位壳体的敞口可以将线油直接引回流至上油箱内。
在上述的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定位壳体包括相互扣合且均呈U形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均由板材冲压折弯制成,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顶部设有能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顶部封闭的顶壳,所述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顶壳之间形成上油抹覆装置安装通道,第一壳体下端和第二壳体下端之间形成敞口,在顶壳上设有出线口。
在上述的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第二壳体下端一侧铰接在第一壳体上,顶壳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壳体顶部,在第一壳体的上端设有限位件,在第二壳体的上端设有供所述的限位件插入的弧形导向孔,在顶壳上设有用于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后防止该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摆动的锁止结构。
在上述的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顶壳上的锁止销,在第一壳体的顶端设有第一锁止槽,在第二壳体的顶端设有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后与所述的第一锁止槽相对应的第二锁止槽,所述的锁止销分别卡于所述的第一锁止槽和第二锁止槽内。
在上述的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向一侧的内壁分别设有抹覆块定位座。
在上述的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第一壳体下端和第二壳体下端分别设有上油轮轴定位孔,所述的上油轮轴定位孔对应设置。
在上述的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第二壳体内设有压线锥形轴,压线锥形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内壁,另一端悬空且端部延伸至第二壳体外。
在上述的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位于压线锥形轴延伸至第二壳体外的一端外围的第二弧形槽,在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二弧形槽相对应的第一弧形槽。
在上述的络筒机上油抹覆装置的定位机构中,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的第一壳体固定在固定支架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设置了上油抹覆装置安装通道和敞口可便于安装和拆卸,另外,上油抹覆装置安装通道上端封闭能提高防尘能力,保证上油抹覆装置不易被灰尘等等污染;2、第二壳体下端一侧铰接在第一壳体上,顶壳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壳体顶部的结构能进一步保证上油抹覆装置的拆装效率,同时该结构还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安装效率,而且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实用性强;3、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视角外壳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江线业有限公司,未经沪江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11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放线装置及充电器
- 下一篇:钢帘线收线机排线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