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充电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1310.6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6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德辉;周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充电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模块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组装方便的USB充电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小型用电设备,例如手机、照相机和移动娱乐设备等产品都采用USB充电,此需要外接转换器或特殊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而如果在已有的墙上面板上装上USB充电模块,即可省去这些充电设备,非常符合现代生活需要,让充电更加轻松方便,可省去不少麻烦,尤其是在酒店应用,可避免出差人士忘记携带转换器而无法充电的困境。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USB充电模块主要包括有面板、面盖以及壳体,各部件之间通过螺丝组装在一起,其虽能解决因忘记携带转换器而无法充电的问题,确实具有进步性,然而其组装不便,结构强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的USB充电模块,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有效降低了材料成本,且结构强度大,安装更稳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USB充电模块,包括有面板、面盖,壳体、PCB以及至少一个USB接口;该面板上设置有一通槽,该面板的内侧设置有一止挡部;该面盖嵌装于前述通槽内,该面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该壳体通过卡扣的方式与面盖扣合固定,该壳体上设置有一第一扣点,壳体后端由前往后插入通槽中,该第一扣点卡扣抵于前述止挡部上,该第一扣点的厚度由后端向前端逐渐变大,且其斜面呈弧形;该PCB设置于该壳体内,该USB接口设置于壳体上并位于通孔内,USB接口与前述PCB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点的数量为四个,对称设置于该壳体的上下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CB上设置有AC端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SB接口为并排设置的两个,对应地,该通孔亦为并排设置的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盖的大小为45*45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扣点,该面盖上设置有扣孔,该扣孔与前述第二扣点彼此扣合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扣点位于该第一扣点的前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扣点的数量为四个,对称设置于该壳体的上下表面,对应地,该扣孔的数量亦为四个,对称设置于该面盖的上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该壳体通过卡扣的方式与面盖扣合固定,并配合壳体与面板扣合连接固定,如此使得产品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该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扣点,该第一扣点的斜面呈弧形,能够保证足够的装配强度,有效防止安装时造成断裂或者安装不稳固的现象。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步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步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面板 11、通槽
12、止挡部 20、面盖
201、通孔 21、扣孔
30、壳体 31、第一扣点
32、第二扣点 40、PCB
50、USB接口 60、AC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面板10、面盖20,壳体30、PCB40以及USB接口50。
其中,该面板10上设置有一通槽11,该面板10的内侧设置有一止挡部12。
该面盖20嵌装于前述通槽11内,该面盖30的大小为45*45mm,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来说,体积更小,能有效减少材料成本。该面盖20上设置有扣孔21,在本实施例中,该扣孔21的数量亦为四个,对称设置于该面盖20的上下表面。该面盖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201,在本实施例中,该通孔201为并排设置的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1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振动能量提取电路
- 下一篇:一种充放电同口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