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GB交叉混色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1731.9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9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肖波;郭康贤;张仲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罗丹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gb 交叉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具体是一种RGB交叉混色显示屏。
背景技术
在越来越强调轻型化、小型化、节能化的今天,传统的CCFL(Cold-Cathode Florescent Lamp,冷阴极荧光管)因其体积大、质量重、高耗能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背光源。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正以其卓越的性能(质量轻、体积小、低功耗、环保、发光效率高)逐渐取代CCFL成为现代主流背光源。
LED作为背光源,其发出的白光最终是要照射到显示板上的。比较常见的产生白光的方法是蓝光LED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由LED蓝光和荧光粉发出的黄绿光合成白光。这种方式产生的白光色温固定,色域太窄,难以胜任高质量背光源的重任。另一种产生白光的方法是红色、绿色、蓝色通过一定比例混合,这种方式产生的白光较之CCFL有更广阔的色域,更高的亮度。然而现有排列方式产生的白光会有色偏,边缘有其它颜色的出现,从而影响背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抑制色偏,提高混光均匀性,未出现偏色现象的RGB交叉混色显示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RGB交叉混色显示屏,包括复数个将红色发光源、绿色发光源、蓝色发光源封装在一起的混色发光源,所述混色发光源在横向上均匀分布成为横列,横列中相邻两个所述混色发光源之间存在第一间距,所述混色发光源在纵向上均匀分布成为纵列,纵列中相邻两个所述混色发光源之间存在第二间距;
非边缘位置的所述混色发光源与相邻的横列或纵列的最近的两个混色发光源的距离相等,其中非边缘位置的所述混色发光源与相邻的横列的最近的两个混色发光源的距离与所述第一间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混色发光源包括第一混色发光源、第二混色发光源,所述第一混色发光源的红色发光源、绿色发光源、蓝色发光源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其中蓝色发光源位于顶点,绿色发光源、红色发光源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混色发光源的红色发光源、绿色发光源、蓝色发光源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其中绿色发光源位于顶点,蓝色发光源、红色发光源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混色发光源中的红色发光源、绿色发光源、蓝色发光源成等边三角形分布,组成传统的RGB混色结构,在混色发光源的中心将形成最佳的白光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混色发光源、第二混色发光源在所述横列中交错设置。
优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混色发光源和处于两者中垂线下方的第一个混色发光源,相邻的三个单色发光源成等边三角形分布,组成传统的RGB混色结构,在该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处将形成最佳的混色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RGB交叉混色显示屏,其提供的由红色、绿色、蓝色发光源组成的混色发光源较之于现有组合方式有更高的色域,更好的混色效果,更加有效的抑制色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混色发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混色发光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RGB交叉混色显示屏,包括混色发光源,所述混色发光源是将红色发光源、绿色发光源、蓝色发光源封装在一起形成的发光源,所述混色发光源为复数个,所述混色发光源在横向上均匀分布成为横列,横列中相邻两个所述混色发光源之间存在第一间距,所述混色发光源在纵向上均匀分布成为纵列,纵列中相邻两个所述混色发光源之间存在第二间距;
相邻两道横列之间突出或缩进一定距离,其排列同样参照图1,第一道横列和最后一道横列的混色发光源位于边缘位置,并且横列中突出的一端的混色发光源也位于边缘位置,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混色发光源25、第二混色发光源31,而内缩的一端的混色发光源因内缩一定距离所以处于非边缘位置,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混色发光源21、第四混色发光源35,位于中部的混色发光源则全部处于非边缘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1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自适应非平行训练的语音转换方法
- 下一篇:喉音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