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1861.2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7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柳寿生;谭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寿生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B01D5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气液分离器,采用的是气液分离腔加单向止回阀结构,即在气液分离腔的出口端安装一个单向止回阀。其工作原理是,气液混合物由气液分离腔底部进入分离腔时,由于单向止回阀处于关闭状态,气体与液体均无法通过单向阀出口排出,分离腔气压逐渐上升,在升压过程中,利用气体压力将液态水从气液分离腔入口“压”回气液源头。
这种装置的弊端在于:
1、由于气液源头的气体压力与气液分离腔的压力相等,很难利用气压将液体压回去源头。
2、即便气压将液体压回到气液混合物的源头,但实际上液体与气体仍然处于混合状态,并没有实现分离。
3、在气液混合物压力骤然以高压力大流速进入汽水分离器时,可能会由于气液压力过大流速过快,气液混合物压力瞬间达到单向止回阀设定的开启压力,此时气体总的液态物质来不及压回气液混合物源头,而随同气体直接从单向阀出口流出,从而导致气液分离失效。
现有的另一种气液分离器,内部设置的分离膜为阻液透气膜,气液混合物从分离膜下方进入气液分离器,气体透过分离膜进入气液分离器上层并排出,而液体则留在分离膜下方的容器内。
这种装置的弊端在于:
1、这种气液分离器只对气态与液态组份的分子直径有明显差异的条件下才能达到“透气阻液”的目的。
2、分离后的液体仍留在气液分离器中,并没有真正实现气液分离,液体长期积累会对装置的气液分离效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相比于现有的气液分离器,该装置能够在气体流动状态下,利用气体自身压力将气液混合物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并能够及时将气体和液体分别排出气液分离器之外,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高压缓冲分离腔、石棉纸、支撑网、积液腔、排液管,所述高压缓冲分离腔和积液腔均为一端开口,且两开口端相对设置,高压缓冲分离腔位于积液腔上方;所述高压缓冲分离腔顶端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石棉纸和支撑网叠加设于高压缓冲分离腔和积液腔之间,所述支撑网位于石棉纸下方;所述积液腔底部设有排液孔,所述排液管连接于所述排液孔上。
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排液管为横向设置的弯曲形管件,所述排液管最高弯曲部的最高点与所述石棉纸下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排液管的管径。
所述支撑网上设有环形阵列的过水孔。
所述过水孔为正六边形。
所述石棉纸与高压缓冲分离腔之间以及支撑网与积液腔之间均设有密封垫圈。
所述高压缓冲分离腔和积液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石棉纸,石棉纸的特性是液体能够透过,但是在湿润状态下气体不能通过。将石棉纸的这种特性用在气液分离装置中,可提高气液分离的效果,有效避免传统气液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在石棉纸下方设置了支撑网,能够弥补石棉纸因强度差而不能独立耐受高气压的缺陷;同时支撑网上设置了环形阵列的正六边形过水孔,能够在不影响耐压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证了过滤面积,使从石棉纸渗透出的液体能够顺利通过支撑网,进入积液腔,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液管为弯曲形管件,考虑到石棉纸在干燥状态下气密性不足,在气液混合物中液态物质含量低,不足以湿润石棉纸,而导致石棉纸气密性差,本装置采用连通器的原理,用弯曲形管件预存液体以帮助石棉纸保湿,可以维持其较好的气密性,进一步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高压缓冲分离腔3、石棉纸4、支撑网7、积液腔8、排液管10,高压缓冲分离腔3和积液腔8均为一端开口,且两开口端相对设置,高压缓冲分离腔3位于积液腔8上方;高压缓冲分离腔3顶端设有进气管1和排气管2;石棉纸4和支撑网7叠加设于高压缓冲分离腔3和积液腔8之间,支撑网7位于石棉纸4下方;积液腔8底部设有排液孔9,排液管10连接于排液孔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寿生,未经柳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1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糖汁单层沉降系统
- 下一篇:一种毛刷清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