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单轨吊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1928.2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8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超;刘光明;王延忠;刘志臣;盛仁祥;刘吉民;陈晨;张玉松;孙俊波;赵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5/00 | 分类号: | B66C25/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3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单轨 吊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气柜柜顶薄壳结构安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储气柜柜顶中心旋转单轨吊车。
背景技术
30万m3POC型干式储气柜,是近年来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新型气柜,具有储气压力高、密封效果好、运行使用功能稳定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同类型气柜中容积最大的储气柜。其柜顶结构为球面薄壳结构,主要由32根径向主梁及纬向主次梁、柜顶板等构成,半径跨距32.300m。径向主梁是由槽钢[32a和[28a焊接而成的弧形钢梁,其刚度较差,为了保证安装时的稳定性,需将两根径向主梁与纬向主次梁拼装成稳定性较好的柜顶结构单元进行安装。现有30万m3储气柜施工时,仅柜顶结构单元需要100t吊车进行吊装,其余构件需要采用50t吊车进行吊装施工。这种施工方法不仅设备租赁费用较高,而且需要较大的拼装作业场地——至少应能够拼装并存放8个柜顶结构单元。但是对于施工场地狭小的30万m3储气柜工程中,不能满足柜顶结构单元拼装并存放的场地要求,而由此会造成100t吊车的租赁费用直线上升,超出计划成本控制。
为了解决拼装场地的问题,可利用已经安装完成的柜体活塞上表面进行拼装。由于柜顶环梁等结构限制,每次适合组拼并安装4个柜顶结构单元,为了解决吊装机具的问题,需要在柜顶设置单轨吊车,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的常规的单轨吊车只进行直线行走或大曲率半径曲线行走,且单轨吊车梁是固定的、不动的,不能满足柜顶结构单元需要360°旋转的安装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可有效节约施工场地的旋转单轨吊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单轨吊车,包括固定机构、旋转机构、电气部分;所述的固定机构由环形轨道和中心支撑结构组成;所述的旋转机构由单轨吊车梁、吊车走行架、电动葫芦组成;旋转机构上部依靠单轨吊车梁的一端与设置在固定机构的中心支柱上部的旋转轴连接,进行周向旋转,旋转机构下部依靠走行轮与固定机构的环形轨道接触,进行环形行走,旋转机构的行走及电动葫芦的使用,依靠电气部分控制。
所述环形轨道是利用储气柜原有的柜顶结构,即已经安装完毕的柜顶中心环梁作为吊车周向运行的轨道。
所述的中心支撑结构由中心支柱和径向支撑组成,中心支柱上端设置旋转轴,旋转轴与单轨吊车梁相连接,其下端与柜顶结构固定,上端由径向支撑固定,径向支撑下端与环形轨道固定。
所述的单轨吊车梁一端与中心支柱上端的旋转轴连接,使单轨吊车梁可以进行周向旋转;其中部与门形架上端固定,使结构自重及电动葫芦的荷载传递至环形轨道;其另一端安装车档,使电动葫芦在单轨吊车梁内运行,不脱离轨道。
所述的吊车走行架包括一门形架及支撑,门形架下部设置两个走行轮,走行轮与环形轨道接触,实现周向行走及荷载传递。走行轮的行走与停止由电气部分控制。支撑一端与门形架下部相连,另一端与单轨吊车梁相连,以增加旋转机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所述的电动葫芦安装在单轨吊车梁上,由电气部分控制进行垂直方向操作及在单轨吊车梁上的径向行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合储气柜结构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采用旋转轴及环形轨道,将固定的单轨吊车梁转变为可360°旋转的机构,使电动葫芦可进行周向及径向行走、垂直方向操作,打破了常规的单轨吊车的运行方式。
2)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拼装场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柜外配置工程常用的履带吊车双机吊装在柜体活塞上表面拼装的柜顶结构单元,无需租赁大型施工机具及施工场地,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柜顶中心旋转单轨吊车平面图;
图2是图1中的沿A-A线剖面图;
图3是图2中的沿B-B线剖面图;
图中:I-固定机构II-旋转机构III-中心支撑结构IV-吊车走行架
1-环形轨道2-中心支柱3-径向支撑4-单轨吊车梁5-车档6-门形架7-支撑
8-走行轮9-电动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1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钢绳滑轮升降设备
- 下一篇:小型塔式起重机械斜后拉杆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