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曳引带及其所用的电梯曳引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2147.5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6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蒋黎明;李云波;万少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茵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8 | 分类号: | B66B11/0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曳引带 及其 所用 曳引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曳引带,并且还涉及该电梯曳引带所用的电梯曳引轮。
背景技术
先前,通常由钢丝绳牵引电梯的轿厢,并且按照设计规范要求,钢丝绳的直径不能小于8㎜,并且绳轮的直径不能小于钢丝绳直径的40倍,于是钢丝绳的直径越大(随着额定载重的变大),那么绳轮的直径也越大,也就是说绳轮在满足大于等于钢丝绳直径40倍的前提下与钢丝绳直径的变化保持着亦步亦趋的关系,唯此得以满足电梯上下运行的安全要求。但是,钢丝绳与绳轮之间的前述关系难以使绳轮的体积朝着业界期望的小型化方向发展,因为缩小绳轮体积可降低电梯的整体成本以及减小对应空间的占用。以鉴此,人们想到了使用曳引带代替钢丝绳。
关于电梯曳引带的技术信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101122097A(电梯设备的电梯带和制造这种电梯带的方法)、CN101122100A(用于电梯设备的电梯带和制造这种电梯带的方法)、CN101121302A(用于电梯系统的皮带及这种皮带的制造方法)、CN101663222A(电梯传送带、生产这种电梯传送带的方法以及具有这种传送带的电梯设备)、CN102304863B(电梯曳引带及其制造方法)和CN101349023B(升降电梯曳引带及传动方法),等等。
典型的如CN201825620U推荐有“电梯曳引用钢带”,由复数根钢丝股和包覆在复数根钢丝股外的复合材料层构成,该结构表现为两面平滑无凹凸;又如CN102635005A提供有“一种裹塑碳纤维电梯专用扁平曳引带”,该专利申请方案相对于CN201825620U而言,将钢丝股改为碳纤维。由于这种结构的曳引带与曳引轮之间的接触方式表现为平面接触,因而牵引效果难以满足业界期望的要求。授权公告号CN203187270U介绍的“单侧导形电梯用曳引钢带”可以弥补CN102635005A以及CN201825620U的前述牵引效果差的欠缺,并且客观上能够体现其说明书第0011段至0014段的技术效果。
上述CN203187270U的结构是:将多根镀锌的钢丝绳等矩离排列并包覆在复合材料层中,将复合材料层的一侧设计成平面,而另一侧即与曳引轮相接触(也可称配合)的一侧设计有间隔分布的型槽,并且在前述平面的一侧即在使用状态下背对曳引轮的一侧表面以复合的方式结合纤维保护层(即纤维托护层)。毫无疑问,型槽与曳引轮上的相邻曳引轮槽道之间的凸起相配合并且相邻型槽之间的凸缘与曳引轮上的曳引轮槽道相嵌合可以显著改善曳引轮对曳引带的牵引效果。但是客观上存在以下缺憾:由于构成于相邻型槽之间的凸起不具有与曳引机的曳引轮上的曳引轮槽道之间产生犹如榫卯般的啮合效果,因而仅靠两者之间的单纯的表面与表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不足以达到业界期望的摩擦牵引效果。鉴于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曳引带本体与电梯曳引机的曳引轮之间产生互为啮合的作用而藉以提高牵引效果的电梯曳引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与曳引带本体良好配合而藉以保障所述牵引效果的全面体现的电梯曳引带所用的电梯曳引轮。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曳引带,包括曳引带本体,该电梯曳引带本体包括包覆层和包覆在包覆层内的并且以间隔状态排列的钢丝绳,特征在于;在所述包覆层的一侧表面并且沿着所述曳引带本体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凸起于包覆层的所述一侧表面的曳引轮配合凸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包覆层为橡塑包覆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为镀锌细钢丝绞合钢丝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镀锌细钢丝绞合钢丝绳的最外层的绞合方向为左向绞合,而层与层之间的绞合方向彼此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镀锌细钢丝的直径为0.05-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曳引轮配合凸条凸起于所述包覆层的一侧表面的凸起程度为大于等于包覆层的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曳引轮配合凸条的形状为人字形或〔字形。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任务,一种电梯曳引带所用的电梯曳引轮,包括曳引轮本体,特点是:在该曳引轮本体的表面并且围绕曳引轮本体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凹陷于曳引轮本体的表面的凸条配合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茵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茵电梯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2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升降机用自动卸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吊装玻璃的吸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