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剖鱼去刺砧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2242.5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4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夕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祥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5/16 | 分类号: | A22C25/1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剖鱼去刺 砧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产品加工用器具,具体是指一种剖鱼去刺砧板。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加工企业在进行鱼类加工往往需要去除鱼体内的脊刺,将鱼片成两片。操作时一般是将去除鱼头的鱼体平放于砧板上,操作人员手持加工刀具由鱼头部断口处进刀,刀面紧贴鱼脊刺的表面由头部断口处切至鱼尾得其中一片鱼片,然后将鱼体翻过来再次将刀面贴住鱼脊刺表面取另一片鱼片。在加工过程中发现,在取得第一片鱼片时操作较为容易,操作人员一只手按住鱼体,另一只手手持刀具较容易使刀具表面贴紧鱼脊刺进行切割分离,但是在加工第二片鱼片时,由于砧板表面平整,鱼脊刺高于鱼片的表面导致鱼体与砧板之间发生滚动,刀具在进行切割时较难稳定地贴紧鱼脊刺的表面,切割时经常会将鱼脊刺切断造成分离失败,而且稍不小心很容易划到手部造成伤害,严重地降低了分离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在进行鱼片分离去除鱼脊刺的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去除鱼脊刺、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并能确保人身安全的剖鱼去刺砧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剖鱼去刺砧板,包括一砧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板本体上设有一内陷的鱼脊刺容槽,所述的鱼脊刺容槽靠近砧板本体的边缘。
所述的鱼脊刺容槽由砧板本体的一端向内延伸至砧板本体中部,其深度由砧板本体边缘向砧板本体中部逐渐加深。
所述的砧板本体的表面设有搁鱼腔。
所述的搁鱼腔的深度由腔体中心向腔体边缘逐渐变浅。
所述的搁鱼腔为多个。
该砧板上通过设置搁鱼腔及鱼脊刺容槽在进行鱼片分离式可以保证鱼体的稳定,快速进行鱼脊刺分离操作,其极大地提高了鱼片分离效率,同时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该剖鱼去刺砧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加工企业的鱼类加工操作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剖鱼去刺砧板,包括一砧板本体1,砧板本体上设有一内陷的鱼脊刺容槽2。
如附图1所示,为下刀方便,该鱼脊刺容槽2设置在靠近砧板本体1的边缘,操作时,刀把可置于砧板本体1外部,刀片可以紧贴在鱼脊刺表面。同时将鱼脊刺容槽2开口于砧板本体的一端,并有该端向砧板本体内部延伸至中部,这样在分离鱼脊刺时刀具可以由砧板中部直接切向砧板端部有利于操作。
由于鱼脊刺由头部向尾部逐渐变细,所以在设置鱼脊刺容槽2时,鱼脊刺容槽2的深度由砧板本体边缘向砧板本体中部逐渐加深。操作时,鱼体头部位于砧板本体中部,尾部位于砧板本体端部,用手稍微施力按压半片鱼体,鱼脊刺进入鱼脊刺容槽2内部,剩余半片鱼体的切面可以与砧板本体的表面紧密结合,持刀具可快速将另一片鱼片分离下来。
如附图1所示,为进一步提高第一片鱼片的分离速度,在砧板本体1的表面还可以设置搁鱼腔3。搁鱼腔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各搁鱼腔的大小可以根据日常加工鱼类大小的不同进行不同设置,搁鱼腔的深度可由腔体中心向腔体边缘逐渐变浅,一边半边鱼身可进入搁鱼腔中实现第一片鱼片的快速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祥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泰祥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2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谷物翻晒机
- 下一篇:一种罗非鱼专用剖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