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2576.2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3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超超 |
主分类号: | A21B5/08 | 分类号: | A21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油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油炸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油炸机都是在油炸机的锅体在设置电加热块,这种内置电加热块的油炸机在使用的时候锅体内空间较小,因为电加热块会占据一部分空间,并且在清洁锅体的时候也比较难清洁,而且由于有电加热块的存在,锅体内油的流通性较差,整锅油的受热易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油炸机。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新型油炸机,包括油炸锅锅体和滤油装置,所述的锅体的底部经管道与滤油装置的进口端连通,滤油装置的出口端经管道连接吸油泵,吸油泵的出口端与锅体之间经电磁加热管连通;
所述电磁加热管连通连接外部的变频器和交流电源,并由交流电源供电,所述的电磁加热管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温控探头,所述变频器和温控探头与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吸油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加热管包括金属管,金属管外包覆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包裹有由一长螺线管卷绕而成的螺线管层,所述的长螺线管连接外部的变频器和交流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线管层外包裹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内的底面为倾斜面,锅体底部的出油口位于斜面的最低处。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上还形成有电机腔,在电机腔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伸入锅体的油炸腔并连接扇叶。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省去了原先放置在锅体内的电加热块,扩大了锅体的内腔,从而方便炸篮在锅体内抖动,提高油炸的质量。
通过电磁加热管对过滤后的油进行加热,待加热后带排回锅体内,这样一来增加了锅体内油的流通性,使油温更加均匀,并且经滤油装置可及时除去锅体内的杂质,使锅体内的油更加清洁。
电磁加热管经控制器控制,通过设置的温控探头可以实时监控金属管内的油温,通过对控制器的设置可以控制电磁加热管对油的加热温度,电磁加热管最高可以将油加热至500-600°,一改传统的电加热块加热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磁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锅体,2、滤油装置,3、吸油泵,4、电机,5、电磁加热管,51、金属管,52、隔热层,53、螺线管层,54、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油炸机,包括油炸锅锅体1和滤油装置2,锅体1的底部经管道与滤油装置2的进口端连通,滤油装置2的出口端经管道连接吸油泵3,吸油泵3的出口端与锅体1之间经电磁加热管5连通。滤油装置2为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可以通过普通的滤网滤油或者滤油纸进行滤油。
电磁加热管5连通连接外部的变频器和交流电源,并由交流电源供电,电磁加热管5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温控探头,变频器和温控探头与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吸油泵3与控制器电连接。
如图2所示,电磁加热管5包括金属管51,金属管51外包覆有隔热层52,隔热层52的外包裹有由一长螺线管卷绕而成的螺线管层53,长螺线管连接外部的变频器和交流电源。螺线管层53外包裹有保温层54。
锅体1内的底面为倾斜面,锅体1底部的出油口位于斜面的最低处。这样可以使锅体1内的杂质随重力慢慢落尽滤油装置2内。
锅体1上还形成有电机腔,在电机腔内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转轴伸入锅体1的油炸腔并连接扇叶。电机4工作可以使锅体1内的油呈流通状,使油温更加均匀,也可以将一些积留在死角部位的杂质流动起来,便于将其带进滤油装置2内。
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原先放置在锅体1内的电加热块,扩大了锅体1的内腔,从而方便炸篮在锅体1内抖动,提高油炸的质量。
通过电磁加热管5对过滤后的油进行加热,待加热后带排回锅体1内,这样一来增加了锅体1内油的流通性,使油温更加均匀,并且经滤油装置2可及时除去锅体1内的杂质,使锅体1内的油更加清洁。
电磁加热管5经控制器控制,通过设置的温控探头可以实时监控金属管51内的油温,通过对控制器的设置可以控制电磁加热管5对油的加热温度,电磁加热管5最高可以将油加热至500-600°,一改传统的电加热块加热的方式。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超超,未经陈超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2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