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牛奶冷却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2600.2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2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林映山畜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3/04 | 分类号: | A23C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200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奶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罐,特别是一种牛奶生产过程中的牛奶冷却罐。
背景技术:
牛奶是一种极易变质的食品,尤其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难以储存,因此在牛奶生产过程中,对牛奶进行冷藏是必备的步骤,在大型农场中,牛奶多通过冷却罐使牛奶降温并储存。现有的牛奶冷却罐多包含制冷系统和搅拌系统来进行冷却,由于牛奶罐容量很大,冷却速率较慢,且易出现罐体内温度不均等情况,冷却罐上的温度探测装置只能对探头附近区域的牛奶温度进行准确的探测,而在更远的区域,实际温度可能并未达到冷却温度,这样往外输出牛奶时,这部分牛奶易出现变质,造成损失;同时,这种罐体存在难于清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速率更快温度更均匀的牛奶冷却罐。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牛奶冷却罐,其技术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搅拌装置,冷凝管,进奶口,进奶管,出奶口,排奶口,所述的罐体为不锈钢构成的双层壳体结构,所述的冷凝管和进奶管并列在壳体内,所述的进奶管末端为出奶口,位于罐体侧面并紧挨罐体顶部,所述的搅拌装置连接在罐体顶部。
优选的:所述的进奶管两侧均有冷凝管并列,呈螺旋上升状到达罐体顶部。
优选的:所述的罐体内底部为弧形结构,排奶口设置在罐底的最低点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罐体中部有一隔离板将罐体内腔分成上下两个独立腔,隔离板上设置有连通两个独立腔的通道,隔板上设置有由计算机控制的阀门、温度探测器和传感器,阀门控制通道的开闭。
优选的:所述的进奶口设置在罐体侧面并与进奶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牛奶进入罐体之前,通过进奶管并与冷凝管并列,能起到更小的截面冷却效果,使冷却更加均匀,牛奶进入罐体后,冷却速度更快。冷却罐底部为弧形结构,排奶口设置在弧形结构的最低点,在利于排净罐体内的液体同时也方便清洗罐体;罐体中间的隔离板将罐体分成两个腔体,牛奶首先进入上部腔体,并进行冷却。在达到适宜储存的温度后,隔离板上的阀门打开,将牛奶放入下部腔体,再从排奶口将牛奶输送出去。当隔离板上的温度探测器探测到牛奶温度未达到冷却温度时即关闭阀门直至其达到再打开。这样保证了下部腔体的牛奶均已达到了冷却温度,避免了往外输送牛奶时牛奶出现变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牛奶冷却罐,包括罐体1,搅拌装置10,冷凝管5,进奶口2,进奶管6,出奶口7,排奶口4。所述的罐体1为不锈钢构成的双层壳体组成,所述的冷凝管5和进奶管6并列在壳体内,所述的进奶管6末端为出奶口7,位于罐体1侧面并紧挨罐体1顶部。所述的进奶口2设置在罐体1侧面并与进奶管6相连,所述的进奶管6两侧均有冷凝管5并列,呈螺旋上升状到达罐体1顶部。牛奶通过进奶口2进入进奶管6,进奶管6两侧的冷凝管5即开始对其冷却处理,然后从出奶口7进入冷却罐上部腔体,所述的搅拌装置10连接在罐体1顶部,在冷却过程中不断搅拌以增加冷却效果。所述的罐体1中部有一隔离板3将罐体1内腔分成上下两个独立腔,隔离板3上设置有连通两个独立腔的通道8,隔板上设置有上设置有由计算机控制的阀门、温度探测器和传感器,阀门控制通道8的开闭。隔离板3上的温度探测器在探得牛奶温度达标后,打开阀门将牛奶放入冷却罐下部腔体,冷凝管5继续对其进行冷却处理,直至对外输送。
所述的罐体1内底部为弧形结构,排奶口4设置在罐底9的最低点位置。这样冷却罐内的牛奶能很容易排净同时需要对冷却罐进行清理时也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林映山畜牧有限公司,未经石林映山畜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2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O口扩展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垫体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