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红外超声波混合瞄准装置的枪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2991.8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0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昭华;李响;李兴海;郭庆国;黄保生;耿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F41G1/46 | 分类号: | F41G1/46;F41G1/4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红外 超声波 混合 瞄准 装置 枪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枪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属于一种使用用红外线技术和超声波技术混合进行侦查设备的枪械。
背景技术
武警战士、特警战士和野战军战士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候通常都需要进行实战实弹射击,通常在战斗环境中敌我双方的接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自动化武器普及的今天、敌我双方的战斗已经不同于二战时期以前的拼刺刀模式,敌我双方通常是非接触式战斗方式,战场环境千变万化使得敌我双方可以充分利用环境和人造物进行有效伪装,如何在战斗过程中先发制人并保证射击过程不误伤无辜人员和己方人员、是武警战士、特警战士和野战军战士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图7是现有技术中枪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是现有技术中枪体的结构示意图二;我国武警战士、特警战士和野战军战士经常使用的突击步枪如图所示。
2514年3月1日晚上9时25分,昆明一伙歹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见人就砍,案发之后10多辆警车赶赴现场抓捕嫌疑人,为了避免使用枪支伤害到无辜群众、公安特警赶到后将暴徒吸引到远离人群的区域之后才当场击毙4名暴徒。这起恐怖袭击事件一共造成已造成无辜群众29人死亡、143人受伤。如何对类似的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处置,以避免无辜群众的不必要伤亡已经成为武警战士和特警战士必须要面对的实战课题,现有技术中缺乏必要的技术装备也是制约武警战士和特警战士处置类似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武警战士、特警战士和野战军战士日常也需要进行射击战术训练,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战士们的实战技能和战术技能一直是制约训练指导人员的一个重大难题。如何充分发挥辅助技战术手段的作用、以尽可能提高武警战士、特警战士和野战军战士的战斗素质和技能一直是制约本技术领域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给出了一种具有红外超声波混合瞄准装置的枪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红外超声波混合瞄准装置的枪支,包括枪体和瞄准装置,所述瞄准装置与在所述枪体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装置包括控制器、告警模块、电源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红外传感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超声波测距模块、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所述告警模块电性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超声波测距模块、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所述告警模块电性相连;
所述超声波测距模块包括超声波发射部分、超声波接收部分,所述超声波发射部分和所述超声波接收部分平行地设置在所述混合瞄准装置中,所述超声波发射部分的超声波发射方向和所述超声波接收部分的超声波接收方向与枪体子弹发射方向保持一致;
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包括第一红外线探头、第二红外线探头,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和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对称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的红外线探测幅度角A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的红外线探测幅度角B相同;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的红外线探测区域S3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的红外线探测区域S4形成一红外线盲区区域S1以及一红外线叠加区域S2,所述红外线叠加区域S2的夹角C,所述红外线叠加区域S2的夹角C范围为21°-25°;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之间的距离H1为2.1-2.5cm;所述红外线盲区区域S1与红外线叠加区域S2同轴线,所述红外线盲区区域S1与红外线叠加区域S2的轴线与枪体子弹发射方向保持一致。
根据以上所述的具有红外超声波混合瞄准装置的枪支,优选:所述告警模块为光学闪烁报警电路。
根据以上所述的具有红外超声波混合瞄准装置的枪支,优选:所述控制器可以是DSP控制器。
根据以上所述的具有红外超声波混合瞄准装置的枪支,优选:所述控制器可以是ARM控制器。
根据以上所述的具有红外超声波混合瞄准装置的枪支,优选:所述控制器可以是AVR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稳定性高、作战效能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红外超声波混合瞄准装置安装在枪体的示意图一;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红外超声波混合瞄准装置安装在枪体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未经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2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吸盘的固定式拉尺
- 下一篇:一种双自由度自复位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