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3728.0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8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贤权;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申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44 | 分类号: | H01H50/44;H01H5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作为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器件,被广泛应用于通讯、汽车、自动化控制盒家用电器等领域,是重要的控制器件之一。
现有市场上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包括设有导电插脚的壳座和装在所述壳座上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设置有引线脚,所述引线脚与所述导电插脚通过焊锡后形成电连接。这种电磁继电器存在的缺陷是:焊锡时有可能会产品产生污染,进而影响产品品质;并且焊锡高温也有可能会对绕制在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产生破坏,进而导致产品损坏;同时焊锡速度较慢,导致生产效率底。
实用新型内容
对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磁继电器中,采用焊锡将引线脚与导电插脚连接时,焊锡会对产品造成污染,以及焊锡高温会对电磁线圈产生伤害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无需焊锡即可将引线脚与导电插脚连接的电磁继电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设有导电插脚的壳座和装在所述壳座上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设置有引线脚,所述引线脚与所述导电插脚电连接;
所述引线脚上成型有接线部和第一铆合部;所述接线部与绕制在所述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连接,所述导电插脚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铆合部铆合从而实现所述引线脚与所述导电插脚电连接的第二铆合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引线脚上的凸肩,所述第二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导电插脚上的缺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线脚与所述线圈骨架一体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圈骨架插接固定在所述壳座的装配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缺槽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线圈骨架插入所述壳座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插脚插装在所述壳座的插孔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孔内成型有卡台,所述导电插脚上成型有与所述卡台配合的卡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插脚侧端成型有定位部,所述壳座上成型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引线脚上的第一铆合部与所述导电插脚上的第二铆合部铆合,从而将所述引线脚与所述导电插脚电连接,而非采用焊锡连接方式,这样就可有效避免焊锡对产品造成污染,保证产品品质;并且也能够有效避免焊锡高温对电磁线圈产生伤害;同时铆合工序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引线脚上的凸肩,所述第二铆合部为成型于所述导电插脚上的缺槽;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铆合时,将所述凸肩铆入所述缺槽内即可完成引线脚与导电插脚的电连接,铆合更加容易。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引线脚与所述线圈骨架一体成型,即通过注塑方式制成一体,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就省去组装引线脚与线圈骨架的工序,加工制造更方便。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圈骨架插接固定在所述壳座的装配区;所述缺槽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线圈骨架插入所述壳座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组装产品时,可在装配线圈骨架的同时,将引线脚的凸肩铆入导电插脚的缺槽内,组装工序更为简化,在实际实践中,此工序可通过自动化设备一次完成,组装更加便捷,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插脚插装在所述壳座的插孔中;所述插孔内成型有卡台,所述导电插脚上成型有与所述卡台配合的卡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将所述导电插脚可靠的固定在壳座的插孔内,有效防止导电插脚发生松动,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插脚侧端成型有定位部,所述壳座上成型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槽;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增加导电插脚的装配后的强度,从而避免在铆合过程中导电插脚因强度不足而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去掉部分零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中,导电插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导电插脚;11-缺槽;12-卡孔;13-定位部;2-壳座;3-线圈骨架;4-引线脚;41-接线部;42-凸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申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申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3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