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加酸用酸量检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3915.9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7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秦应林;赵兴强;周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12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张智和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加酸 用酸量 检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加酸量检验用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自1860年发展至今,已有近150年历史,产品工艺成熟,质量稳定,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生产工艺大部分为极板制造、电池组装、电池充电等几大工序,其中电池充电时需要灌注一定密度的稀硫酸以便于电池充电进行电化学反应。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都是将若干个电池组成额定电压为36V、48V、60V、72V等的电池组进行使用,其每个电池又有若干个2V的极群组成,因此每个极群的一致性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其中每个单格酸量的一致性直接影响着极群的质量,所以酸量的控制已成为电池充电工序的控制要点。目前现场主要采取单格酸量或者整只电池酸量检验模式,将加酸机每个量杯内酸液放出来或将六个量杯的酸液全部放出来进行检测,采取单格酸量检验比较浪费时间,12V系列的电池就需要检测六次方可完成,而采用整只电池酸量检验虽然时间上有所缩短,但只能测量整只电池的酸量是否符合要求,不能快速检测单格酸量之间的误差,不能很好的对电池单格酸量进行控制。因此发明一种能快速检验单格和整只电池酸量的检验工具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蓄电池加酸用酸量检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电池加酸用酸量检验装置,包括槽体模型(1)和底座(4),槽体模型(1)置于底座(4)上,将槽体模型(1)内分割为若干等体积单格,从每个单格的底部开设孔,出酸管(2)从槽体模型(1)底部的孔处引出,出酸管(2)与槽体模型(1)之间密闭设置,出酸管(2)的下端安装阀门(3),所述底座(4)的高度高于出酸管(2)的高度,所述出酸管(2)的上管口低于槽体模型(1)底部上表面。
具体的,所述底座(4)的内表面设置由防硫酸腐蚀的材质制作的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检验蓄电池每个单格酸量的重量,更好的控制电池单格酸量一致性,提高检验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检验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改变槽体模型体积大小和槽体内单格数量科适应所有电池型号的酸量检验,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侧剖视图。
1槽体模型 2出酸管 3阀门 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为一种蓄电池加酸用酸量检验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包括槽体模型1和底座4,槽体模型1由白色透明ABS或橡胶制作,底座4可由防硫酸腐蚀的材质制作或其内表面设置由防硫酸腐蚀的材质制作的防腐层,槽体模型1置于底座4上。将槽体模型1内分割为若干等体积单格,从每个单格的底部开设孔,为PVC管材的出酸管2从槽体模型1底部的孔处引出,出酸管2与槽体模型1之间密闭设置,出酸管2的下端安装阀门3,所述底座4的高度高于出酸管2的高度,所述出酸管2的上管口低于槽体模型1底部上表面。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验装置时,先关闭阀门3,将本酸量检验装置置于加酸机出酸管底部,将加酸机管道各单格对应槽体模型1内各个单格后放出酸液,然后拿起槽体模型1,打开阀门3,将每格酸量放入量筒进行检测电池的实际加酸量,各单格的酸量检测完毕后关闭阀门3,置于底座4上以便下次使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3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