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橡胶连续化再生的解联塑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4363.3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4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汪传生;郭磊;边慧光;张德伟;李绍明;杨超;袁浪;徐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7/40 | 分类号: | B29C47/40;B29C47/60;B29C4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06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连续 再生 塑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橡胶再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橡胶连续化再生的解联塑化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是世界首位的橡胶消耗大国,但是国内橡胶资源十分匮乏,70%以上的天然橡胶依赖进口,废旧橡胶的再生循环利用,对填补橡胶资源的匮乏意义重大。螺杆挤出法是一种新型废橡胶再生方法,利用螺杆挤出机使胶粉经机械剪切、再生剂、活化剂的综合作用,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可塑度,从而使废橡胶再生,其生产工艺简单,不产生新的污染,易于实现工业化,而且废旧橡胶再生效果较好。
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号为CN103770312A、名称为一种异径不等间隙螺槽容积变化的串联式磨盘挤出机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具体内容参见说明书全文),包括加料段、磨盘混炼段I、填料段、磨盘混炼段II、排气段以及挤出段依次连接,物料A从加料段进入,物料B从填料段进入,并在磨盘混炼段II与物料A进行混炼,加料段至挤出段形成各螺槽容积的变化与物料熔融过程比容的变化一致。该文献中的方案只适用于单螺杆挤出机,且作用原件单一,对废橡胶的解联再生效果一般,生产效率低,设备结构复杂。
此外,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布号为CN102911399A、名称为一种采用异向双螺杆挤出机再生废橡胶的方法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具体内容参见说明书全文),包括将废胶粉与再生剂搅拌后加入异向螺杆挤出机,控制挤出机的加热段温度在150℃~220℃,反应段温度在220℃~320℃,冷却段温度在80℃~220℃,反应1~10min后由挤出机挤出,经冷却装置二次冷却至80℃以下后精炼出片;螺杆元件包括螺纹元件、啮合块和齿形混炼块。该文献中的方案采用了双螺杆挤出机,但机械解联效果一般,解联温度高,再生胶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橡胶连续化再生的解联塑化机及工艺方法,目的是加强机械解联效果,提高了生产效果、低温环保以及简化操作工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橡胶连续化再生的解联塑化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实现连续喂料的压料机构、用于机械解联和化学解联的解联机构、及实现再生胶片成型出片的成型机构;解联机构包括塑化机筒、置于塑化机筒内实现胶料解联的塑化螺杆、和驱动塑化螺杆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塑化螺杆为异向双螺杆结构,塑化螺杆的解联段主要由转子组、动静盘组和斜齿轮组构成,转子组靠近塑化螺杆的喂料段。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基于提高机械解联效果的构思,对现有双螺杆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了具有多种结构的螺杆,将它们进行组合设置在螺杆上;本方案为了提高机械解联,选取了转子组、动静盘组和斜齿轮组;转子组对胶粉具有较好的混合,用于初步塑化,因此,转子组更接近解联机构的胶料输入端;动静盘组和斜齿轮组对胶粉有强剪切挤压作用,促使废橡胶硫化交联键断裂;本方案整体上增强了胶料解联效果,再生温度低,再生胶物理机械性能较高。
基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动静盘组包括安装在塑化机筒上的静盘,及交错分布在静盘两侧设在塑化螺杆上的动盘,动盘与所相对螺杆上的螺纹结构配合;动静盘组至少包括三组,在相邻组之间的螺杆上设有螺纹结构。本改进方案中,在双螺杆解联机构上设置了动静盘组,双螺杆中心距较小,若两螺杆的动盘为捏合型,动盘与静盘的接触面积会减少,剪切作用就相应消弱;为了克服该问题,本方案在两螺杆上设置了交错分布的动盘,与动盘捏合配合的塑化螺杆处设有螺纹结构,实现胶料的输送,避免在静盘处堵塞;静盘包裹的塑化螺杆上设有螺纹结构,防止胶料在静盘处滞留;为了保证剪切效果,在螺杆上至少设置3组动静盘结构。
动静盘上均设有具有剪切作用的沟槽,动静盘之间为渐变间隙且沿胶料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本改进方案中动静盘上的沟槽,增加了对胶料的剪切作用,动静盘之间的渐变间隙有利于胶料的及时排出,防止胶料的滞留。
斜齿轮组包括设在两螺杆上彼此具有啮合作用的斜齿轮,斜齿轮齿的旋向与所在螺杆的旋向一致。本改进方案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胶料的剪切挤压作用,斜齿轮组不限于一组,当设有多组斜齿轮时,组与组之间设有螺纹结构,对胶料起输送作用,避免堵塞。
转子组至少包括剪切型和啮合型转子结构中的一种;转子组包括剪切型和啮合型转子结构时,剪切型转子结构在塑化螺杆上的位置更靠近塑化螺杆的喂料段;本改进方案中,转子组对胶料具有较好的剪切混合效果,剪切型转子结构主要用于胶料初步混合,优选的是,将剪切型转子结构设置在接近解联结构入料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4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胶共挤模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油污处理的吹膜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