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降解絮凝反应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5032.1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6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勇;刘汝鹏;韩雯雯;王新伟;李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城城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C02F3/1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絮凝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反应池,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降解絮凝反应池。
背景技术
目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主要表现为微污染水状态,即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增加,部分水质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体标准,主要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挥发酚和生化需要氧量等指标超过卫生标准。为保证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从预处理、深度处理、常规工艺的强化等多方面开发了众多给水深度处理技术,其中絮凝技术对改善出厂水水质、降低制水成本具有显著效果。絮凝工艺一般以改善混凝剂性能、增加投药量、延长絮凝时间、调整絮凝反应池的水力条件等作为主要的改进方向,虽然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这些方法使水厂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增加;二是对原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影响出厂水生物稳定性的小分子有机物没有去除效果。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利用絮凝微生物对中等分子量以下尤其是小分子量(500~1000)有机物和胶体颗粒和细小悬浮物有絮凝作用,可产生活性污泥,使部分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同时增加絮凝剂水解产物的凝结中心,提高颗粒碰撞几率并增加絮凝体密度的特点,针对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氮、铁、锰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发明一种生物降解絮凝反应池,通过对现有絮凝反应池机械搅拌器的改造,不仅结构简单,不显著增加反应池改造成本,还利用具有絮凝作用的微生物代谢产生生物膜,改善絮凝条件,提高絮凝效率,提高对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特别是小分子有机物、氨氮的去除率,进一步提高出厂水水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降解絮凝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本体,反应池本体上部设有进水管,下部设有出水管,底部设有放空管,所述的反应池本体内部设有填料层、驱动轴、驱动器,驱动器安装在反应池本体外部,驱动轴安装在驱动器上,穿过反应池本体一侧,固定在相对另一侧,填料层安装在驱动轴上,填料层上附着具有絮凝作用的微生物。驱动轴驱动填料层转动,使微污染水源水反复接触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
所述的填料层是实心盘片的样式,彼此平行,采用无毒塑料制成,表面拉毛。
所述的填料层是空心盘片的样式,彼此平行,采用无毒塑料制成,空心填充立体弹性填料,半软性填料,软性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空心的填料层可以通过一个连接条卡扣在驱动轴上,或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填充填料可以是缠绕充满,悬挂缠绕填充或者其他方式。
所述的填料层盘片的数量12-48片。也可根据进水水质中有机物负荷计算确定盘片的数量。
所述的填料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0°-45°或者90°-135°。可以根据需求设计安装角度。
所述的生物降解絮凝反应池采用立式结构或者卧式结构。反应池内壁还可以设有曝气管。
絮凝作用的微生物可以是放线菌,霉菌,酵母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
反应池中将生物转筒代替常规的机械搅拌设备,填料层因转筒旋转,使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反复接触微污染水源水,利用微生物代谢降解水中小分子有机物和氨氮;生物转筒在转动过程中形成的微涡旋促进颗粒碰撞形成较大的矾花,提高了絮凝效率,显著改善了后续沉淀和过滤工艺的效率,减少滤池生物堵塞的几率,延长反冲洗周期,并降低消毒工段液氯、臭氧等消毒剂的用量,进一步降低后续处理工段的成本和产生消毒副产物的风险,总之,反应池内部结构简单,降低水处理成本,提高出水水质。
附图说明
图1卧式生物降解絮凝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 生物降解絮凝反应池立式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 反应池本体,2 进水管,3 驱动器,4 放空管,5 出水管,6 填料层,7 驱动轴,8支架,9连接条,10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一种生物降解絮凝反应池,采用卧式结构,包括反应池本体1,反应池本体上部设有进水管2,下部设有出水管5,底部设有放空管4,反应池本体1内部设有填料层6、驱动轴7、驱动器3,驱动器3安装在反应池本体1外部,驱动轴7安装在驱动器3上,穿过反应池本体1右侧,固定在左侧,填料层6安装在驱动轴7上,填料层6上附着放线菌。
填料层6采用盘片的样式,彼此平行,盘片的数量36片,拉毛处理;填料层6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90℃;驱动轴7通过填料层6的中心;填料层6由聚丙烯制成。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城城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城城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5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没式超滤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反硝化渗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