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修复矿区重金属土壤的绿植构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5056.7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0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馨丽湖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湖渡***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矿区 重金属 土壤 构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修复矿区重金属土壤的绿植构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尤其以矿区的重金属土壤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采矿过程中表土被清除或挖走,采矿后留下的通常是心土或矿渣,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往往使土壤坚硬、板结。同时矿区地面塌陷形成大面积的下沉盆地,因潜水位相对提高极易引起土壤滋生盐渍化。矿山固体废渣在堆积过程中经雨水冲刷、淋浴,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直接污染种植在矿区附近土壤中的农产品,受污染的农产品则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据报道,江西矿区居民肝癌的高发病率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偏高有密切关系。
目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修复。植物修复是生物修复中的一种,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应用前景广泛、无二次污染、复垦后生态效益高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多功能的修复矿区重金属土壤的绿植构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修复矿区重金属土壤的绿植构建,属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其特点是:矿区沟内从上到下填置不同的土壤层,沿沟两侧种植绿化带。所述的土壤层分为三层:底层土由矿区沟内本土夯实,土层厚度为3~5m,构成防渗层;矸石层由矿区内的矸石堆砌而成,矸石分层堆砌,每层厚度为3m;表层土覆盖低容重、高孔隙度、无退化的粘质土壤或加入土壤改良剂的优质土壤,土层厚度为0.8~1.0m。所述绿化带分为三区:一区为杨树绿化带,沿沟种植,林带宽度为10m,采用客土坑栽,起到初期对填置土层的遮挡、屏蔽作用;二区为紫茎泽兰绿化带,沿杨树绿化带种植,林带宽度为20~30m,利用其植株对重金属锌、铅和铜的富集特性吸收累积重金属;三区为绿乔木、灌木绿化带,沿紫茎泽兰绿化带交叉种植,林带宽6m,作为绿色屏障,减少矿区扬尘远距离扩散。
所述的杨树绿化带采用客土坑栽,客土采用熟土及肥料按10:1混合,肥料采用生活污水站污泥。所述的杨树绿化带宽度为10m,排距为1~1.5m,株距为0.5~1m。
所述的紫茎泽兰绿化带采用扦插种植,绿化带宽度为20~30m,排距为0.5~0.8m,株距为40cm。
所述的绿乔木、灌木绿化带,采用分排多行交叉密集种植,绿化带宽度为10m,排距为20~30cm,株距为10cm。绿乔木选择侧柏木,灌木选择山子甲、黄心梅、山茶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实施本实用新型后,土壤沙化程度降低,粘度提高,重金属含量下降,有机质增加。所述的紫茎泽兰绿化带对重金属土壤中锌、铅、铜富集性强,单位面积土壤重金属修复效率高。
2.实施本实用新型后,有效避免土壤反复退化问题。由于按照自然土壤的剖面特点构造,不同土层对植物生长过程所发挥的功效不同,土层本身与植物之间形成可循环的养分链。表层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矸石层通过土体中的毛细孔隙与底层以及地下水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迁移和转化,底层土降低地下水位,缓解地下水中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此,后期管理只需对表层土适当翻耕和施肥,节约劳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修复矿区重金属土壤的绿植构建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底层土;2.矸石层;3.表层土;4.杨树绿化带;5.紫茎泽兰绿化带;6.绿乔木、灌木绿化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修复矿区重金属土壤的绿植构建,属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其特点是:矿区沟内从上到下填置不同的土壤层,沿沟两侧种植绿化带。所述的土壤层分为三层:底层土1由矿区沟内本土夯实,土层厚度为3~5m,构成防渗层;中层土2由矿区内的矸石堆砌而成,矸石分层堆砌,每层厚度为3m;表层土3为覆盖低容重、高孔隙度、无退化的粘质土壤或加入土壤改良剂的优质土壤,土层厚度为0.8~1.0m。所述绿化带分为三区:一区为杨树绿化带4,沿沟种植,林带宽度为10m,采用客土坑栽,起到初期对填置土层的遮挡、屏蔽作用;二区为紫茎泽兰绿化带5,沿杨树绿化带种植,林带宽度为20~30m,利用其植株对重金属锌、铅和铜的富集特性吸收累积重金属;三区为绿乔木、灌木绿化带6,沿紫茎泽兰绿化带交叉种植,林带宽6m,作为绿色屏障,减少矿区扬尘远距离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馨丽湖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馨丽湖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5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物及热敏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防尘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