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内外板两次合边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5362.0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5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世达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内外 两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门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的车门内外板的合边模具。
背景技术
车门钣金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合边的好坏直接影响车体整体的外观质量。车门外板形状复杂、轮廓尺寸、外观质量要求较高,不能出现棱线滚动、冲击痕、压伤、擦伤、回弹以及凹痕等任何有可能破坏表面质量的缺陷。
传统的合边工艺通常是在将一个带翻边的零件(通常指带有90°-105°翻边角的外板)与一个带法兰边的零件(通常是内板)按一定的公差配合要求组装后,在同一付合边模中同时完成预弯和压合两个工序的冲压加工过程,通常在轿车顶盖天窗加强环与顶盖间、门内外板周间的组合中采用合边工艺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合边分为手工与机器设备合边两种方式。机器设备合边又分为机器人(液压包边机)和模具合边两种形式。机器人合边是指门外板的翻边预弯曲和压合到位都是由机器人各部分机构来说实现的,而模具压合是以合边压力机为动力,利用合边模来完成门外板翻边的预弯曲和最后压合到位,是利用合边模具上的一系列凸轮机构,通过预弯刀来完成的,最后整形到位是由合边模的主弯刀来完成的。
由于合边件一般均为外覆盖件,其表面质量要求很高,不允许有碰压伤和擦伤。合边模有预弯机构,模具一般较大,而且多件组合到一起,制件总质量较大,制件合边后在模具工作区内不易取出。因此,合边模必须设计顶升机构和送、出料机构,以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保证制件质量,实现安全生产。
总之,因传统压合模具预弯压合在一套模具中就可完成,但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四周都是凸轮驱动结构,模具尺寸相对较大制件,生产制造厂商所提供的机床台面较小,无法满足传统合边模具对机床尺寸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模具尺寸轻巧、适用范围广、方便安装调试、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的汽车车门内外板两次合边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合边模具包括45°预弯模具和压合成型模具,所述的45°预弯模具包括上模一和下模一,所述的上模一包括上模座一和设置在上模座一上的一圈45°翻边刀块,所述的45°翻边刀块外圈设有若干压料芯孔;所述的下模一包括下模座一和设置在下模座一上的凸模一、若干定位块一、若干压料芯和若干导正销,所述的若干定位块一、压料芯、导正销设置在凸模一上,所述的若干压料芯与45°翻边刀块外圈设置的若干压料芯孔相对应;所述的压合成型磨具包括上模二和下模二,所述的上模二包括上模座二和设置在上模座二上的一圈合边刀块;所述的下模二包括下模座二和设置在下模座二上的凸模二,所述的凸模二的外侧设有若干定位块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化的合边工序,采用两套较小模具设计,即可实现传统合边模具功能要求,同时大大缩小模具尺寸,满足制造厂家所提供的机床台面参数;节省了安装和调试工时,缩小了模具加工制造成本;简化了模具结构和操作流程,最终汽车车门内外板合边质量与传统压合质量相当,符合客户生产和质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模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模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模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模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上模座一,2是45°翻边刀块,3是定位块一,4是压料芯,5是导正销,6是凸模一,7是下模座一,8是上模座二,9是合边刀块,10是定位块二,11是凸模二,12是下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车门内外板两次合边模具,所述的合边模具包括45°预弯模具和压合成型模具,所述的45°预弯模具包括上模一和下模一,所述的上模一包括上模座一1和设置在上模座一1上的一圈45°翻边刀块2,所述的45°翻边刀块2外圈设有若干压料芯孔;所述的下模一包括下模座一7和设置在下模座一7上的凸模一6、若干定位块一3、若干压料芯4和若干导正销5,所述的若干定位块一3、压料芯4、导正销5设置在凸模一6上,所述的若干压料芯4与45°翻边刀块2外圈设置的若干压料芯孔相对应;若干导正销5由机床控制,压料芯4由机床和弹簧控制,在初次预弯45度过程中导正销5和定位块一3实现对内外板的定位和矫正,且弹簧提供适当压力实现对内板的压料,在预弯45°模具中,上模座一1、45°翻边刀块2在压力机的驱动下,实现内外板初次预合45°状态,为最终压合成型提供了保证。
所述的压合成型磨具包括上模二和下模二,所述的上模二包括上模座二8和设置在上模座二8上的一圈合边刀块9;所述的下模二包括下模座二12和设置在下模座二12上的凸模二11,所述的凸模二11的外侧设有若干定位块二10,上模座二8、和合边刀块9在压力机的驱动下实现车门内外板的最终合边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世达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世达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5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子成形与铆卡子模具
- 下一篇:两侧边异长的U形件弯曲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