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5651.0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0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石惠文;肖向明;杨平;周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10 | 分类号: | E01C11/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钟声 |
地址: | 410015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道路 膨胀 填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路面胀缝指的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设置的膨胀缝,其作用是使水泥混凝土板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伸展。
目前填缝材料为沥青、聚氨酯、硅硐胶三种材料。使用沥青易受环境影响造成沥青受热膨胀溢出路面或流失,并且易粘脚污染路面,受冷收缩造成拉裂不严实;使用聚氨酯相对优于沥青,仍有压缩弹性,但它的张度有限,当水泥混凝土板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缝壁脱落,从而失去密封作用等产生拉裂(拉裂缝最宽的约6mm);使用硅硐胶成本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工艺要求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降低胀缝缺陷率的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包括橡胶填充本体,所述橡胶填充本体包括压紧部和设于压紧部底部的胀紧部,所述胀紧部插设于膨胀缝内且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所述压紧部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顶面紧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胀紧部于靠近压紧部的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条,所述胀紧部插于膨胀缝内时,所述定位条向压紧部方向弯曲变形并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
所述胀紧部两侧对称设有导水条,所述导水条位于定位条下方,所述胀紧部插于膨胀缝内时,所述导水条向定位条方向弯曲变形并与向定位条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导水的导水流道,所述导水条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
所述胀紧部于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着力条,所述胀紧部插于膨胀缝内时,所述着力条向导水条方向弯曲变形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且着力条的底端与膨胀缝内的填充物相抵。
所述压紧部的上表面为中间高两侧底的弧形面。
所述压紧部的底面为类梯形面,所述压紧部压紧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顶面时,所述类梯形面与混凝土道路顶面挤压形成平直面并与混凝土道路顶面压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该填充装置包括橡胶填充本体,橡胶填充本体包括压紧部和设于压紧部底部的胀紧部,胀紧部插设于膨胀缝内且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压紧部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顶面紧贴,即该橡胶填充本体为一T型结构,其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将橡胶填充本体插入膨胀缝即可,其操作非常方便,在插入过程中,胀紧部受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的挤压力会产生形变而与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而压紧部会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顶面紧贴,即该压紧部和胀紧部均能对膨胀缝实现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较传统的填缝材料而言,该填充装置为橡胶材料,取材非常容易,橡胶材料具有压缩弹性较大,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等特性,大大降低了胀缝的缺陷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填充膨胀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填充膨胀缝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橡胶填充本体;11、压紧部;111、弧形面;112、类梯形面;12、胀紧部;121、定位条;122、导水条;123、导水流道;124、着力条;2、膨胀缝;3、混凝土道路;4、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5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附子膏方制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偏头疼的中药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