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6986.4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1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唐蓓;卢泽民;芮宏华;张纪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A01D33/08;A01F11/00;A01F12/18;A01F12/44;A01F12/46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高坤明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喂入式 花生 联合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尤其是收获台,能够将挖掘、输送、摘果、清选、集果等功能,属于农业收割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全喂入式联合收获机收获台以夹持输送为主,需对行作业,操作要求高,偏行后影响拍土、摘果,导致收获埋果率高;且挖掘拔取和输送拍土过程中果实易脱落,导致收获损失率高。如申请号为CN201210516979.9,公开号为103039175A的两垄四行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采用夹持输送装置,两垄四行的收获作业方式对夹持输送的要求更高,夹持花生秧的位置偏差以及对行操作要求,降低了机具的工作效率和收获效果;专利号为CN01232242.3,公开号为2489568的悬挂式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挖掘铲挖掘有效面较小,不能快速有效的将花生根部铲断铲净;提升分土机构较长,易造成掉果,且延长了处理时间,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机具收获台结构紧凑,可以减少挖掘、输送过程中的落果问题,无需对行作业,操作要求大大降低,满足不同行距、垄作和平作等种植农艺的收获需求。同时改进了摘果、清选装置,降低了未摘净率和含杂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包括扶秧归拢器、振动挖掘铲、分土输送筛、摘果装置、清选装置、集果装置、花生果输送装置、操纵装置、机架和发动机,所述振动挖掘铲位于机架的最前端;扶秧归拢器位于振动挖掘铲位的上方;振动挖掘铲的后部设置有分土输送筛;分土输送筛后侧设置有喂入输送带和摘果装置,通过喂入输送带将花生秧送入摘果装置;清选装置位于摘果装置下侧,其下侧设置有花生果输送装置;以上装置通过机架连接后安装在机架一侧。集果箱、操纵装置和发动机设置于机架另一侧,并和机架刚性连接,其中刚性连接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等。
该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能实现挖掘、分土、摘果、清选、集果等联合收获作业流程:扶秧归拢器将花生秧归拢,振动挖掘铲伸入土层,将花生根部铲断并挖掘出来,挖掘出的花生秧倒在分土输送筛上,分土输送筛往复运动,去除花生秧中的土块以及将花生秧输送到摘果滚筒,摘果滚筒摘果间隙可调;被摘下的花生果及杂质落入到清选装置,进行花生果与杂质的分离,花生秧排出,铺放到地面;清选出的花生果经花生果输送装置运送到集果箱。
其中所使用的振动挖掘铲为锯齿型,振动挖掘铲上设置设置有曲柄连杆装置,通过曲柄轴与连杆带动振动挖掘铲在挖掘时往复运动,减小振动挖掘铲的入土阻力;振动挖掘铲尾部固定设置有相互平行的钢筋,可以去除带土花生秧的大部分土块,并向后传送花生秧到分土输送筛。
其中分土输送筛位于挖掘铲的后部,分土输送筛由筛子、侧挡板、前部曲柄轴及连杆主动轴组成。筛子为横向钢筋焊接的条形筛,筛子中钢筋间隙为5~15mm,小于成熟花生果外形尺寸,成熟花生果不能透过筛子,小土块透过筛子被筛除,并向后输送花生植株。筛子前后各有一个曲柄连杆装置,两个曲柄连杆装置上分别设置有前部曲柄轴及连杆主动轴,前部曲柄轴使筛子往复振动,筛子振动带动后部曲柄连杆装置转动。
其中喂入输送带位于分土输送筛后上方,并且输送带尾部伸进可调间隙摘果滚筒的喂入口,喂入输送带上有隔板,花生秧能够快捷地从喂入输送带尾部进入可调间隙摘果滚筒,提高作业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6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