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救援模拟演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7104.6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张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聊城分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救援 模拟 演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演练装置,尤其是一种训练电梯救援人员的电梯救援模拟演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梯越来越多,但遇到停电和故障把人关在电梯中出不来的情况也不少见,为了实现救援的目的,要求电梯管理、操作、维保人员都需要具备电梯救援的知识和能力,但目前国内尚无这种专门训练电梯救援人员的模拟演练装置,除了进行纸上谈兵的理论学习之外,只好利用在用电梯进行实际操练,但是,使用在用电梯一是影响电梯正常使用,二是容易造成电梯损伤甚至发生安全事故,这就给训练电梯救援人员的实操带来一定的困难。
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梯救援模拟演练装置,该电梯救援模拟演练装置具有在无电梯的固定场所培训电梯救援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楼上部分,所述的楼上部分包括曳引电机、制动器、减速箱和曳引轮,所述的曳引电机、制动器、减速箱和曳引轮组成主机,所述的主机固定连接在工字钢上,工字钢固定连接在横梁上,横梁固定连接在水泥梁上,所述的水泥梁连接在楼板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机的曳引轮通过钢丝绳穿过楼板上的洞与楼下部分连接,所述的楼下部分设置在楼板的下部,所述的楼下部分包括模拟阻力部分和模拟加载部分,所述的模拟阻力部分包括阻尼轮、下导向轮和张紧轮,所述的阻尼轮、下导向轮和张紧轮分别设置在阻尼轮支架、下导向轮支架和张紧轮支架上,所述的阻尼轮与阻尼部分相连,所述的钢丝绳依次穿过阻尼轮、张紧轮、下导向轮和上导向轮,所述的上导向轮设置在上导向轮支架上,所述的上导向轮支架设置在楼板上;所述的模拟加载部分由结构完全相同的两套组成,两套模拟加载部分分别与左侧的钢丝绳和右侧的钢丝绳相连。
所述的阻尼部分包括制动盘、调整臂、调整臂固定板、制动鼓、轮毂和半轴,所述的制动盘与阻尼轮支架固定连接,调整臂固定板设置在制动盘的上部,并与制动盘焊接,所述的制动盘上设置有制动凸轮,所述的调整臂安装到制动凸轮上,所述的调整臂的端部与调整臂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盘后侧与制动鼓和轮毂相连,所述的制动鼓和轮毂通过轮胎螺丝相连,所述的半轴穿过轮毂、制动鼓和制动盘与阻尼轮相连。
所述的每套模拟加载部分分别包括两块相配合的模拟配重、两根立柱轨道、两个电磁铁和一组电动绞盘组成,所述的两块相配合的模拟配重为两个形状对称的立方体,两块模拟配重的外侧分别竖向开有与立柱轨道相配合的半圆深槽,所述的两个半圆深槽分别卡在两根立柱轨道中,两块模拟配重的内侧分别竖向开有与钢丝绳对应的半圆浅槽,所述的两块模拟配重的侧面钻有四个横向圆通孔,所述的圆通孔内设置有弹簧,两块模拟配重的另外两个侧面,分别铰链连接有杠杆,杠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短杆,所述的短杆伸到两块相配合的模拟配重之间预留的槽内,所述的杠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有吊臂,在此铰链连接处的杠杆上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的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模拟配重底面的小挂耳相连,所述的两块相配合的模拟配重相同侧的两个吊臂的顶部分别与细钢丝绳相连,所述的两侧的细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定滑轮固定连接在电动绞盘上;所述的电动绞盘包括绞盘、减速器和电动机,所述的绞盘通过减速器与电动机相连,所述的细钢丝绳与绞盘相连;所述的立柱轨道分别由钢管制成,每个立柱轨道上部分别开有条形通槽,所述的条形通槽内活动安装有卡爪,所述的卡爪的根部通过埋头铆钉与立柱轨道铰链连接,卡爪的内侧伸出立柱轨道内部,卡爪的外端与拉杆铰链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衔铁铰链连接,衔铁下端与电磁铁下端铰链连接。
所述的减速器为行星齿轮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救援模拟演练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在无电梯的固定场所培训电梯救援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操作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电梯救援模拟演练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电梯救援模拟演练装置的楼下部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电梯救援模拟演练装置的模拟配重的立体工作原理图;
附图4是电梯救援模拟演练装置的电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聊城分院,未经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聊城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7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张力控制教学装置
- 下一篇:楼宇消防火灾逃生智能体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