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胶固定的砂芯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7900.X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2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吕健;李庆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泰克西汽车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铸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水套芯及基础芯的砂芯模组。
背景技术
水套组芯采用的是人工打胶组芯的方式。人工组芯时需要将水套芯和基础芯分离,在基础芯与水套芯接触面打胶,然后将基础芯与水套芯配合在一起使接触面接触,称为组芯。胶选用热胶,它的优点是短时间内能快速固化,对提高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打胶点比较多,从基础芯正面打胶存在的问题有:
1)胶滴:打胶过程控制不好,容易造成胶体滴落在基础芯表面形成胶滴;
2)水套芯高度不一致:热胶固化速度快,而打胶点多,在打完最后一个位置时,第一个位置的胶体基本固化,故各个打胶点最后固化的高度有差异,组芯时会造成水套芯不在同一高度上。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控制胶体位置并且组芯时保持胶体厚度一致的打胶固定的砂芯模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打胶固定的砂芯模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胶固定的砂芯模组,包括相互配合的基础芯及水套芯,所述基础芯具有前安装面及与前安装面对应的背面,所述前安装面凹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背面设有若干溢流孔,并设置打胶管连通溢流孔及安装槽;所述水套芯设有插入所述安装槽中的凸块,所述凸块及安装槽之间设有容纳胶体的空隙,所述每个安装槽及凸块之间的空隙大小相同。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打胶固定的砂芯模组通过与前安装面相背的背面上设置溢流孔及胶管向安装面一侧打胶,能够在打胶时将胶体控制在胶管及安装槽内,以避免形成滴胶。而每个安装槽及凸块之间的空隙大小相同则能够将胶体固化后形成的厚度一致,以避免造成水套芯不在同一高度上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胶固定的砂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打胶固定的砂芯模组,包括相互配合的基础芯1及水套芯2,所述基础芯1具有前安装面11及与前安装面11对应的背面12。所述前安装面11凹设有若干安装槽13,所述背面12设有若干溢流孔14,并设置打胶管15连通溢流孔14及安装槽13。基础芯1的两侧设有定位柱17。所述水套芯2设有插入所述安装槽13中的凸块21。所述凸块21及安装槽13之间设有容纳胶体的空隙16。所述每个安装槽13及凸块21之间的空隙16大小相同,能够将胶体固化后形成的厚度一致,以避免造成水套芯不在同一高度上的问题。组芯时,相对于现有技术先打胶再组装,本实用新型先将基础芯1及水套芯2配合,将凸块21插入安装槽13中,再通过背面的溢流孔14进行打胶,将胶体流入空隙16中使水套芯2和基础芯1粘结在一起。打胶时不会形成滴胶,而使前安装面11与水套芯2之间不会产生滴胶造成的干涉。所述溢流孔14为漏斗形,以方便胶体的打入。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基础芯1的结构,使打胶方式变为从基础芯1背面打胶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滴胶及水套芯2不平整的问题,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泰克西汽车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华东泰克西汽车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79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板机液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换刀按钮式旋转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