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心衰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8156.5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焕芳;杨承健;陈丽娜;任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焕芳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21400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心衰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心衰支撑架。
背景技术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原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目前大部分医院尤其是普通病房,以手摇式病床居多,通过医务人员手摇抬高床头或床尾,而且仅能抬高上半身高度,无法降低下半身高度。所以在临床上急性心力衰竭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者,一般取2种体位,体位1:抬高床头患者背靠床头取坐位,但双下肢平放在床上没有下垂,所以此体位没有起到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的治疗作用;体位2:病人端坐于床沿边,双下肢下垂在床边,此体位由于身体没有支撑点,存在易跌倒的风险。因此发明一种可以方便的抬高并固定上半身,同时可以保持双下肢下垂的医疗器械就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方便的抬高并固定上半身,同时可以保持双下肢下垂的移动式心衰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心衰支撑架,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升降架顶端的仿身台面,其特征是:所述仿身台面的一个面有一个向台面内部的凹陷,所述凹陷左右两边有两片凸出部,所述凹陷和所述凸出部可以把使用者的上半身固定。
进一步,所述凹陷部设置有可以移动的固定置,用以向所述凹陷部移动以固定不同大小体型的使用者上半身。进一步,所述仿身台面中央部分安装有控制所述升降架启动和固定的升降把手盒。
进一步,所述底座下安装有可以自锁的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升降架为伸缩轴套套型,升降距离为400-750mm。
进一步,所述底座为方型,边长为600mm,所述仿身台面边长为750mm。
进一步,所述凹陷最凹处离对面的边距离为350mm。
进一步,所述仿身台面设计有输液架插入孔,深度是10cm,直径内经是2.1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移动式心衰支撑架移动和固定方便,凹陷部可以移动的固定装置能方便的固定使用者的上半身,双脚放在底座上,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高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一种移动式心衰支撑架,包括方型底座6,边长为600mm,安装在所述底座6上的伸缩轴套型升降架2,升降距离为400-750mm。以及安装在所述升降架2顶端的仿身台面1,边长为750mm,所述仿身台面1的一个面有一个向台面内部的凹陷,所述凹陷左右两边有两片凸出部12,所述凸出部12设置有可以移动的固定装置,用以向所述凹陷部移动以固定不同大小体型的使用者上半身。所述凹陷最凹处11离对面的边距离为350mm。所述凹陷和所述凸出部12可以把使用者的上半身固定。所述仿身台面1设计有输液架插入孔7,深度是10cm,直径内经是2.1cm。
所述仿身台面1中央部分安装有控制所述升降架2启动和固定的升降把手盒5。所述底座6下安装有可以自锁的万向轮3,万向轮3上有固定卡片4。
移动式心衰支撑架移动和固定方便,仿身台面1上的两片凸出部12设置有可以移动的固定装置,可以方便的固定住使用者的上半身,患者也可趴在仿身台上以减轻疲劳感。升降架2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焕芳,未经周焕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8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芦荟薄荷去火豆渣饼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的电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