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8215.9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诗雯;依成武;董关霞;陈闪闪;王鸣远;陈勇;马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餐厨垃圾较为集中的产生源,如餐馆、食堂等地,对餐厨垃圾进行初步处理,便于后续回收利用,属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城市固体垃圾中有机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化特点是高水分、高盐分和高有机质含量,并且油脂含量远远高于其他有机垃圾。经过合理处置后是制作动物饲料、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的重要来源,是一种高价值的生物质资源。
餐厨垃圾的组成成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所以各国对其处理方法也存在差异。美国针对家庭,采用就地减量法,主要包括机械研磨型和生化处理型。对于餐厨垃圾产生量较大的单位设置垃圾粉碎机和油脂分离装置。日本精工公司2000年5月成功地开发出使用磁控管的食物垃圾处理装置。这种装置最大的特点是能将食物垃圾的水分蒸发掉,经干燥后磨碎。该装置由于采用微波处理,可同时杀灭垃圾中的细菌并防止产生有害气体。英国把餐厨垃圾集中起来,堆肥发酵,最终成为有机肥料。另外,英国还利用餐厨垃圾发电。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法大多为集中处理,或者是家庭消灭法处理。集中处理由于其收集滞后性,会导致细菌大量滋生而产生各种恶臭,同时由于含水量较高,也不方便运输。而对于餐厨垃圾较为集中的场所,如果采用家庭式的消灭法,则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我们旨在通过就地初步处理,减少其含水量及高温杀菌,然后将其卖给正在新兴发展的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使得餐厨垃圾资源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处理餐厨垃圾时存在的大量细菌滋生、垃圾含水量高导致运输不便,以及地沟油的合理利用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的装置:
包括外壳、驱动电机层、搅拌粉碎层、离心甩干层和收集残渣层,所述驱动电机层包括底板、驱动电机和离心机,所述离心机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中心,至少两个驱动电机均布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搅拌粉碎层包括转动轴、粉碎刀头、盖门和筛网,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层的底板和筛网转动副连接,所述粉碎刀头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盖门与所述筛网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离心甩干层包括离心筒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离心机,另一端连接所述离心筒的底部,所述离心筒的侧壁为筛网,底部设有排料口,在所述收集残渣层内固定有布袋,在所述外壳上布袋位置设有双开门。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风扇和电阻丝,所述加热器的上端连接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穿过所述导向板伸入所述离心筒的底部。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外壳中,加热器的另一侧设有冷凝系统,所述冷凝系统包括抽气泵和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抽气泵固定在所述冷凝管的上端。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外壳的底部铺有气浮装置。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筛网的下方设有导向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做镀铬处理。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外壳上,风扇对应的位置设有进气口,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下部设有排气口,在所述排气口内放有活性炭。
上述方案中,所述离心筒与所述外壳之间的距离为0.1-0.2m。
上述方案中,所述粉碎刀头的厚度在5mm以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筛网的孔隙为25-3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离心装置对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并使用加热装置使得冷热气体在离心筒的内外形成对流,避免固体垃圾在离心筒的侧壁形成堵塞,同时高温气体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在离心筒与外壳之间增加冷凝装置,可以使受到高温蒸发的液体急速液化成液体流到外壳底部,外壳底部铺有气浮装置,气浮机形成微小气泡,这些气泡进入水相后,水中的一些细小悬浮油珠及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形成气泡-油滴聚合体,这些聚合体在浮力的作用下浮到液面,形成油膜,便于其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油水可以二次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筛网的俯视图,
图3是离心机工作原理图,
图中:1:加热器; 2:粉碎刀头; 3:驱动电机; 4:外壳; 5:筛网6:导向板; 7:通风管; 8:电阻丝; 9:风扇; 10:进气口; 11:离心筒; 12:布袋; 13:排气口; 14:活性炭包; 15:抽气泵; 16:冷凝管; 17:双开门; 18:气浮装置; 19:转动轴; 20:离心机; 21:底板; 22:盖门; 23:第二传动轴; 24:排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8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