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刻度的输尿管软镜吸引通道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8433.2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3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94 | 分类号: | A61B17/94;A61B1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12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刻度 输尿管 吸引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刻度的输尿管软镜吸引通道鞘。
背景技术
随着临床诊断及特色专科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对医学伦理的逐渐重视,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已成为当今泌尿外科微创内窥镜治疗尿石症的新兴技术和未来主流发展方向,也是目前对病人手术创伤最小的微创取石手术,越来越得到医生及病人的认可与接受。在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中使用输尿管软镜通道鞘,可以提高输尿管软镜经输尿管进入肾盂的成功率,减少术中因取石反复进出输尿管软镜对尿道、输尿管粘膜的损伤,有利于碎石屑的排出,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因肾内灌注压力过高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机率。但目前使用的输尿管软镜通道鞘表面均没有标注刻度,为确保准确安全地把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经输尿管插入肾盂,其间需要使用移动式C形臂X光机照射,对医生及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尤其地,目前使用的输尿管软镜通道鞘均没有主动或被动的负压吸引功能。术中不能最大化地将碎石屑吸至体外,也不能有效地降低肾内灌注压力,同时,也不能明显地改善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因此,也不能更进一步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刻度的具有主动负压吸引功能的输尿管软镜吸引通道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刻度的输尿管软镜吸引通道鞘,包括具有中空通道的鞘外管,和可插入所述鞘外管内的闭孔器,所述鞘外管与闭孔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鞘外管是由直通管和后座组成;所述后座套接在所述直通管的端部,且其内部与所述直通管相通;所述直通管外露于所述后座的一段为有效插入段;所述有效插入段管外标有刻度;所述后座侧壁设有一与后座连通的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管壁上设有一开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有效插入段的长度为35cm或45c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刻度的输尿管软镜吸引通道鞘,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使用输尿管软镜经输尿管取肾脏结石手术前,经导丝的导引下,根据鞘外管标注的进入刻度,可将本输尿管软镜吸引通道鞘经尿道顺利插入输尿管,最后准确、安全地抵至肾盂;手术时,肾盂内的碎石屑和浑浊灌注液可通过位于后座侧壁的吸引管吸出体外。既能最大化地将碎石屑吸至体外,又能有效地降低肾内灌注压力,明显地改善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因此,可以更进一步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此外,还可以减少使用甚至不用移动式C形臂X光机照射,从而保护医生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刻度的输尿管软镜吸引通道鞘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输尿管软镜吸引通道鞘包括具有中空通道的鞘外管1,和可插入所述鞘外管内的闭孔器2,所述鞘外管1与闭孔器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插鞘前,先将闭孔器2插入鞘外管1内,并通过设置在闭孔器2后段的卡接部22与鞘外管1后座12固定。其中,所述鞘外管1是由直通管11和后座12组成的;所述后座12套接在所述直通管11的端部,且其内部与所述直通管11相通;所述直通管11外露于所述后座12的一段为有效插入段13,所述有效插入段13管外沿长度方向上设有刻度14,便于操作者掌握鞘插入的深度。具体的,所述有效插入段13的长度为35cm或45cm两种规格,以适应男性及女性病人的生理特征;所述刻度14单位为1cm。所述后座12侧壁设有一与所述后座12连通的吸引管3,所述吸引管3的管壁上设有一开孔31。所述吸引管3端口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当闭合开孔31时,即可形成负压,以利吸附碎石屑及浑浊灌注液,当开放开孔31时,即取消负压,停止吸引,而该开合过程均是由操作者的手指动作控制,操作方便、灵活。其中,所述闭孔器2内设有通道21,该通道21用于将导丝穿出输尿管软镜吸引通道鞘,使输尿管软镜吸引通道鞘沿导丝顺利插入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8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检查辅助吊件
- 下一篇:一种椎弓根球头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