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纤组件包装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8649.9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8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莫丹妮;洪振海;吴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62 | 分类号: | B65D85/62;B65D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元器件中短光纤的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纤组件包装盒。
背景技术
对于光通信领域中的光纤组件产品,在产品包装时,需要将光纤盘绕,并使用蛇形胶套管缠绕固定,当用户取用产品时需要将蛇形胶套管拆除,操作繁琐。当所需盘绕的光纤过短时,盘绕光纤直径小于60mm可能会对光纤造成损害,影响光纤组件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取消盘绕光纤、装卸蛇形胶套管的工作,方便装取产品,提高工作效率,可避免短光纤在包装时因盘绕直径过小影响光纤性能的尾纤组件包装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尾纤组件包装盒,包括放置尾纤组件的托盘,该尾纤组件包括光纤连接头、光纤及组件,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固定光纤连接头的连接头固定区、用于放置光纤的光纤容置区及用于固定组件的组件固定区,连接头固定区、光纤容置区和组件固定区由上往下依次排列。
所述组件固定区内设有用于固定放置组件的卡槽。
所述卡槽为十字形卡槽。
所述十字形卡槽由设在组件固定区的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交错形成。
所述连接头固定区内设有用于固定放置光纤连接头的固定卡槽。
所述固定卡槽为矩形状。
所述固定卡槽上设有取料槽。
所述取料槽垂直贯穿固定卡槽。
所述光纤容置区为一凹槽。
所述凹槽呈矩形状。
本方案所提供的包装盒,托盘结构适用于短尾纤组件。短尾纤组件整体长度较短,短尾纤组件中光纤一端为连接头,另一端组件为单纤双向组件或单纤三向组件,单纤双向组件结构呈T字形状,单纤三向组件呈十字形状。本方案中的十字形卡槽结构既适用于T字形状的单纤双向组件结构,也适用于十字形状的单纤三向组件。包装盒使用时,矩形卡槽用于固定光纤组件中的连接头,十字形卡槽用于固定单纤双向组件或单纤三向组件,矩形凹槽用于容置光纤,在包装过程中,可根据尾纤组件的长度选择单纤双向组件或单纤三向组件的固定位置。本方案所提供的包装盒结构简单,可取消盘绕光纤、装卸蛇形胶套管的工作,方便装取产品,提高工作效率。可避免短光纤在包装时因盘绕直径过小影响光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托盘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尾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1-托盘,2-连接头固定区,21-矩形卡槽,22-取料槽,3-光纤容置区,4-组件固定区,41-横向凹槽,42-纵向凹槽,43-十字形卡槽,5-尾纤组件,51-连接头,52-光纤,53-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尾纤组件包装盒,包括放置尾纤组件5的托盘1,该尾纤组件5包括光纤连接头51、光纤52及组件53,所述托盘1上设有用于固定光纤连接头51的连接头固定区2、用于放置光纤52的光纤容置区3及用于固定组件53的组件固定区4,连接头固定区2、光纤容置区3和组件固定区4由上往下依次排列。新型尾纤组件的整体长度较短,为避免包装时光纤盘绕直径过小导致光纤受损,影响光纤性能,因此托盘采用三个区依次排列的方式,该结构的托盘使用时可取消盘绕光纤、装卸蛇形胶套管的工作。尾纤组件5由光纤连接头51、光纤52和组件53构成,并且光纤连接头51设在光纤52其中一端,组件53则装接在该光纤52另一端,此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所述组件固定区4内设有用于固定放置组件53的卡槽43。优选情况下,将该卡槽的形状设为十字形状,如本实施例所示。当然,此处并非是限定卡槽的形状只能为十字形,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组件53本身的形状需求进行灵活的变化,在此不一一列举各种形状。组件53为单纤双向组件或单纤三向组件,单纤双向组件结构呈T字形状,单纤三向组件呈十字形状。图3所示的组件53为单纤双向组件。本实施例采用的卡槽结构为十字形,十字形的卡槽结构既适用于T字形状的单纤双向组件结构,也适用于十字形状的单纤三向组件,适用范围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86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