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通道式毫米波人体检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0804.6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6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豪;郑健;尤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通道 毫米波 人体 检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检查技术,具体涉及毫米波人体检查技术。
背景技术
毫米波泛指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位于红外和微波之间,处于宏观电子学向微观光子学的过渡阶段。与微波相比,毫米波拥有更高的带宽特性和分辨能力;与光波相比,毫米波拥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透过一定物质的表面成像。
由于毫米波的频率很高,所以其空间分辨率也很高;又由于它的脉冲很短所以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同时,由于毫米波能量很小,不会对生物组织产生破坏作用,所以与X射线相比更是具有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优势。
目前市场上的相关毫米波产品都要求被检对象在检查仪前有一定的驻留时间,而且通常整机设备体积较大,无法隐匿安装,不仅降低了流通场所人流量,还暴露了检查地点,让可疑人员有所准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毫米波产品所存在的体积大、操作不方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通道式毫米波人体检查设备,其可以隐蔽的安装在走廊通道内,实时对走廊里经过的人群进行检查,察看衣物下是否藏有危险品如炸药、手枪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小型通道式毫米波人体检查设备,所述检查设备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系统、AD转换器、高功率毫米波辐射源以及电源,所述前端数据采集系统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数据相接,所述AD转换器与电源电连接;所述高功率毫米波辐射源与电源电连接,形成主动毫米波源。
在上述的检查设备中,所述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聚四氟乙烯电磁波段透镜和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所述聚四氟乙烯电磁波段透镜与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配合设置,所述焦平面阵列探测器与AD转换器数据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聚四氟乙烯电磁波段透镜具体为双高斯系统透镜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焦平面阵列探测器为64×64的毫米波焦平面阵列探测器。
再进一步的,所述焦平面阵列探测器上的每个探测微元上加工一个天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毫米波人体检查仪采用小型焦平面阵列探测器作为传感器,配合主动源,不仅可以实现视频速率的实时成像效果,还能大大减小体积降低重量,能够方便的如摄像机般安装在通道角落,或其他不易暴露的地方,具有相当的隐匿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通道式毫米波人体检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该人体检查设备100主要包括聚四氟乙烯电磁波段透镜101、焦平面阵列探测器102、高功率毫米波辐射源103、AD转换器104、传输端口105以及供电系统106这个五个部分。
其中,聚四氟乙烯电磁波段透镜101置于焦平面阵列探测器102的前端,并与其相配合设置形成整个检查设备的前端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物体被毫米辐射源照射后返回的毫米波信号。
为了提高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对物体返回的毫米波信号采集效果,聚四氟乙烯电磁波段透镜101具体采用双高斯系统透镜结构,而焦平面阵列探测器102采用64×64的毫米波焦平面阵列探测器,且其上每个探测微元上精加工一个天线结构。
AD转换器104,其与焦平面阵列探测器102数据相接,用于对焦平面阵列探测器102探测到的信号进行数模转换,便于后续处理。
传输端口105,作为设备的对外数据传输端口,与AD转换器104相接,实现将AD转换器104转换后的数据对外传输,进行后续处理。如与安置有成像系统的上位机数据相接,将数据传输至成像系统中,进行成像处理。
高功率毫米波辐射源103,其作为部件的辐射源,在接通电源后将主动向外辐射检查用毫米波信号,形成主动毫米波源。
供电系统106为整个检查设备中部件工作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其分别与AD转换器104和高功率毫米波辐射源103电连接,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使得AD转换器104能够稳定快速的进行数模转换,高功率毫米波辐射源103稳定可靠的主动向外照射毫米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08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层压缩皮双功能真电鼓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大功率电乐器发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