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1370.1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2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隆之;北冈信一;若宫彰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V25/00 | 分类号: | F21V25/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成坤;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用光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LED(LED:Light Emitting Diode),由于高效率以及长寿命,因此,期待成为以往周知的荧光灯以及白炽灯泡等的各种灯的新的光源,利用了LED的灯(LED灯)的研究开发正在进展。
LED灯有,代替在两端部具有电极线圈的直管形荧光灯的直管形的LED灯(直管形LED灯)、或代替灯泡形荧光灯以及白炽灯泡的灯泡形的LED灯(灯泡形LED灯)等。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以往的直管形LED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43447号公报
直管形LED灯具备,例如,细长状的透光罩(直管等)、被设置在透光罩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灯头、由透光罩覆盖的金属基台、被设置在金属基台上的LED模块、以及用于使LED模块点灯的点灯电路等。
点灯电路(驱动电路)具备,电路基板和电路元件,例如,电路基板载置于金属基台。
在此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若在点灯电路的充电部(电路元件,金属布线等)与金属基台之间产生过大的电位差,则发生沿面放电,导致电路基板的绝缘击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驱动电路与金属基台之间的绝缘耐压性能的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并且,为了提高绝缘耐压性能以及防止触电,以覆盖点灯电路的方式设置电路外壳。
然而,若设置电路外壳,则存在的问题是,会有内部布线用的引线(连接线)被夹持(卡住)在电路外壳的壁部与电路基板之间的情况,引线被断线,产生导通不良。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引线由电路外壳断线的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的特征为,具备:细长状的透光罩;细长状的由金属构成的基台,该基台由所述透光罩覆盖;细长状的基板,被配置在所述基台上;发光元件,被配置在所述基板上;驱动电路,被配置在所述基台或所述基板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以及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电路外壳,该电路外壳被构成为覆盖所述驱动电路,所述电路外壳具有,朝向所述基台或所述基板突出的壁部。
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照明用光源还具备灯头,该灯头被设置在所述透光罩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驱动电路,被配置在所述灯头附近,所述壁部,被设置在所述电路外壳的与所述灯头侧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
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壁部以在该壁部与所述基台或所述基板之间留出间隙的方式而被设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壁部以在该壁部与所述基台或所述基板之间不留出间隙的方式而被设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还具备发光部,该发光部具有所述发光元件,所述发光部,位于所述壁部与所述基板之间,在所述壁部的与所述发光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部。
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所述壁部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电路外壳的上表面而倾斜,或者,所述壁部被设置为,从所述电路外壳的上表面朝向所述基台或所述基板呈凸弯曲状。
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一照明用光源的实施方案之一,也可以是,还具备引线,该引线从所述驱动电路导出,所述基台具有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该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从所述基板的短方向夹住该基板、且沿着所述基台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电路外壳具有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所述第一壁部、且在所述基台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第二壁部、且在所述基台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被切缺的方向为,沿着所述透光罩的长度方向的、从所述电路外壳的与所述灯头相反一侧的端部朝向所述灯头、且朝向从所述驱动电路远离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1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