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废物氨气排放微型监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4536.5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青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2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废物 氨气 排放 微型 监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氨气浓度的工业废物氨气排放微型监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等废物中含有大量的氨气成分,对于超标的氨气排放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但是由于氨气有毒,因此对于氨气排放的监控就无法通过人员采用检测仪器来完成。传统的氨气检测设备电源供电和数据传输还主要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来实现,故其安装和通讯比较复杂;有的设备采用无线通讯方式,但是体积重量大,结构复杂,功耗高,因此电池需要经常更换和充电,且不利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工业废物氨气排放微型监控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业废物氨气排放微型监控器,包括蜂窝孔板、检测电路、氨气电极池、射频控制芯片及电池,所述检测电路设置在所述蜂窝孔板内部,所述电池固定在所述蜂窝孔板的一个侧面,所述氨气电极池、射频控制芯片均焊接在所述检测电路上,所述检测电路上设置有板载铜皮天线,所述射频控制芯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板载铜皮天线与所述射频控制芯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氨气电极池包括电极电流激励电路和采集转换电路,所述电极电流激励电路输出口与所述采集转换电路输入口连接,所述采集转换电路输出口与所述射频控制芯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射频控制芯片为内嵌8051控制器核和射频收发电路的无线射频收发芯片,所述射频收发电路工作频率为2.4GHZ。
优选地,所述电池为DC6V输出的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性在于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携带方便,通过快速安装在工业废物周围,能够有效检测工业废物释放的氨气浓度,并且能够通过无线射频网络将检测的氨气浓度的数值实时发送到监管部门的计算机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内部设备元件连接简单、集成度高,因此整个工业废物氨气排放微型监控器性能稳定,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业废物氨气排放微型监控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业废物氨气排放微型监控器的内部各部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工业废物氨气排放微型监控器,包括蜂窝孔板1、检测电路2、氨气电极池3、射频控制芯片4及电池5,所述检测电路2设置在所述蜂窝孔板1内部,所述电池5固定在所述蜂窝孔板1的一个侧面,所述氨气电极池3、射频控制芯片4均焊接在所述检测电路2上,所述检测电路2上设置有板载铜皮天线6,所述射频控制芯片4与所述电池5连接,所述板载铜皮天线6与所述射频控制芯片4连接。
所述氨气电极池3包括电极电流激励电路7和采集转换电路8,所述电极电流激励电路7输出口与所述采集转换电路8输入口连接,所述采集转换电路8输出口与所述射频控制芯片4连接。所述电极电流激励电路7通过电极池高效的感应氨气的氧化还原反映所产生的大部分电流信号,并将电流信号传输到采集转换电路8,采集转换电路8将电流信号转换为对应的8位氨气浓度数字信号并传输到射频控制芯片4。
所述射频控制芯片4为内嵌8051控制器核和射频收发电路的无线射频收发芯片,所述射频收发电路工作频率为2.4GHZ。所述射频控制芯片4将输入的8位氨气浓度数字信号通过所述板载铜皮天线6以无线信号的方式发送到监管部门的计算机上。所述板载铜皮天线6为内置电路天线,能够有效缩小整个工业废物氨气排放微型监控器的设计体积。
所述电池5为DC6V输出的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性在于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携带方便,通过快速安装在工业废物周围,能够有效检测工业废物释放的氨气浓度,并且能够通过无线射频网络将检测的氨气浓度的数值实时发送到监管部门的计算机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内部设备元件连接简单、集成度高,因此整个工业废物氨气排放微型监控器性能稳定,工作效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青,未经刘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4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数字超声波探伤装置
- 下一篇:土壤电导率智能检测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