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紫外耐冲击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5032.5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0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曾晓红;罗杰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B32B27/18;B32B33/00;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冲击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膜,尤其涉及一种可抗紫外线且具有优异抗冲击性能的复合膜。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膜产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除了起到基本的包覆作用外,在不同的领域使用还需要膜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而在各种包装膜中,对于需在户外起保护作用的膜常需要起到抗紫外的作用,同时,如需要对物品进行保护性包装,或需起保护的效果,如汽车或者玻璃贴膜,则往往还需有很好的抗冲作用。在这方面,现有技术还有进一步提高性能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抗紫外效果且具有优异抗冲击性能的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紫外耐冲击复合膜,由多层膜复合而成,从内到外依次包括PET外膜,粘合剂层I,连接膜层I,紫外吸收膜层,连接膜层II,粘合剂层II, PET内膜,离型膜。所述连接膜层与紫外吸收膜层之间有纳米微球分散物。
进一步,所述粘合剂层1和粘合剂层II,为丙烯酸类粘合剂涂膜而成。粘合剂中加入水性紫外吸收剂。
进一步,所述连接膜层I和连接膜层II为双向拉伸PP膜或PE膜。连接膜层与紫外吸收膜层通过纳米微球分散物非固定式结合,其覆盖纳米微球分散物一方面保护纳米微球分散物的作用,另一方面保证复合膜表面的平整。
进一步,所述紫外吸收膜层为热塑性塑料加入抗紫外线母料共混后熔融挤出成膜。所述热塑性塑料可选择高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酯塑料等。
进一步,所述纳米微球分散物由分散介质与纳米微球组成。其中分散介质为具有较高粘度的有机物或有机溶液,如甘油、乙二醇,聚乙二醇等。纳米微球为球状有机及无机颗粒,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纳米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纳米二氧化钛微等,其直径介于20nm-1000nm之间。分散物的固/液体积比介于32%-54%之间。在受到冲击力时分散物中的球状纳米粒子将迅速聚集,吸收冲击能量,冲击结束后,这种聚集消失,分散物重新变为分散常态。优选的,选择以纳米二氧化钛微球为纳米颗粒,以聚乙二醇为分散介质。纳米二氧化钛微球本身即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特性。
进一步,所述离型膜为PET离型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抗紫外耐冲击复合膜,由多层膜复合而成,从内到外依次包括PET外膜1,粘合剂层I2,连接膜层I3,紫外吸收膜层4,连接膜层II5,粘合剂层II6, PET内膜7,离型膜8。其特征还在于,所述连接膜层与紫外吸收膜层之间有纳米微球分散物,包括连接膜层I3和紫外吸收膜层4之间设有纳米微球分散物层9,紫外吸收膜层4和连接膜层II5之间设有纳米微球分散物层10。
所述粘合剂层12和粘合剂层II6,为丙烯酸类粘合剂涂膜而成。粘合剂中加入水性紫外吸收剂。
所述连接膜层I3和连接膜层II5为双向拉伸PE膜。
所述紫外吸收膜层4为高密度聚乙烯加入抗紫外线母料共混后熔融挤出成膜。
所述纳米微球分散物,即本实施例中的9和10由分散介质与纳米微球组成。其中分散介质为聚乙二醇,其分子量为6000。纳米微球为纳米二氧化钛微球,其直径介于20nm-1000nm之间。分散物的固/液体积比为50%。
所述离型膜8为PET离型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介绍。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5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偶极天线
- 下一篇:统一的能量存储和感应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