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截留瓦斯抽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5078.7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4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希建;张鹏;岳乾;黄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留 瓦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瓦斯抽放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截留瓦斯抽放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的瓦斯抽采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防止瓦斯超限和积聚,预防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还可变害为利,将瓦斯作为煤炭伴生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煤矿的开采活动当中。然而,普通的瓦斯抽采技术在抽采瓦斯时,需要将整个待抽采煤层瓦斯浓度降低到抽采安全标准以下才能继续揭煤,因此需抽采瓦斯量较大,需抽采时间较长,抽采工程量大,同时由于在煤层中缺乏阻碍瓦斯流向采动区域的有效屏障,在掘进或揭煤工程中瓦斯较易突破巷道壁,从而引发瓦斯超限和突出事故;这为煤矿瓦斯的治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截留瓦斯抽放结构,使之在煤层中形成固化区以起到阻挡瓦斯和稳固煤岩的作用,以解决现有瓦斯抽采技术抽采时间较长,需抽采瓦斯量大,容易引发瓦斯超限和突出事故,为瓦斯治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危险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截留瓦斯抽放结构,它包括耳朵钻场,耳朵钻场上沿煤层掘进方向有注浆孔,沿注浆孔四周煤层区域设有固化区,固化区内侧煤层设有固化区内侧瓦斯抽放孔,固化区外侧煤层设有固化区外侧瓦斯抽放孔。
固化区的厚度在0.2-20米。
注浆孔为沿煤层掘进方向从上到下竖直分布的顺层钻孔,钻孔深度为5-60米。
固化区内侧瓦斯抽放孔和固化区外侧瓦斯抽放孔是沿煤层掘进方向从上到下竖直分布的顺层钻孔,钻孔深度为5-60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注浆孔注浆将部分煤层形成固化区的结构,将煤层瓦斯分隔开来分别抽放,其关键技术是采用注浆形成固化区将煤层分隔开来进行瓦斯抽放,从而起到快速有效降低瓦斯浓度和压力,固化煤层,减少瓦斯突出的危险性的作用,且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和工作量的效果,使用同样结构和方法不断固化巷道两侧的煤层,而固化区外侧瓦斯抽放工作不停则可以在巷道掘进过程中为固化区外煤层持续抽放瓦斯,防止固化区外侧瓦斯过多渗入固化区内侧,从而保证巷道掘进过程中瓦斯浓度和压力不达到危险值,并加固煤巷两侧煤壁,降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瓦斯抽采技术抽采时间较长,需抽采瓦斯量大,容易引发瓦斯超限和突出事故,为瓦斯治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危险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截留瓦斯抽放结构(见图1),它包括耳朵钻场4,耳朵钻场4上沿煤层掘进方向有注浆孔1,沿注浆孔1四周煤层区域设有固化区5,固化区5的厚度在0.2-20米,固化区5内侧煤层设有固化区内侧瓦斯抽放孔3,固化区5外侧煤层设有固化区外侧瓦斯抽放孔2。耳朵钻场4布置在掘进巷道6的一侧或二侧。
注浆孔1为沿煤层掘进方向从上到下竖直分布的顺层钻孔,钻孔深度为5-60米,钻孔与巷道壁距离为0.5-5米,钻孔数量为1至40个。
固化区内侧瓦斯抽放孔3和固化区外侧瓦斯抽放孔2是沿煤层掘进方向从上到下竖直分布的顺层钻孔,钻孔深度为5-60米。固化区内侧瓦斯抽放孔3和固化区外侧瓦斯抽放孔2与注浆孔的距离为0.5-4米。
所述的截留瓦斯抽放结构,其实施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在进行掘进的巷道6一侧或二侧布置的耳朵钻场4向掘进方向从上到下打一排竖直分布的顺层钻孔作为注浆孔1,钻孔深度5-60m;
步骤2、 向注浆孔1内注浆,直至注浆材料填满整个注浆孔,待注浆材料固化后,将注浆孔1周围的一片煤层区域凝结为固化区5,固化区5将巷道一侧的煤层分隔为固化区内侧与固化区外侧两部分;
步骤3、与注浆孔1同向,在固化区内侧与固化区外侧分别打数量与注浆孔1相同的固化区内侧瓦斯抽放孔3和固化区外侧瓦斯抽放孔2,深度5-60m,进行瓦斯的抽放工作;其中,固化区内侧的煤层瓦斯浓度和压力达到抽放标准规定的值以下,巷道就可以继续向前掘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50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倾斜角度采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矿井自移式液压抬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