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女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5609.2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9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季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雄麒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3/24 | 分类号: | A43B3/24;A43B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女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女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用女鞋。
背景技术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发展到如今,由于鞋的制作材料、式样、用途越来越多,鞋的种类也开始丰富起来。
人们最初发明鞋子的作用是保护脚不受伤,到现在鞋子不仅仅起到保护脚不受伤,还有为了保暖,美观,提升运动效果,让人体更加舒适等作用 。
目前,市场上(市场上申请号为20122027271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平跟两用鞋)虽然解决了高跟与平底两用的效果,但是这种高平跟两用鞋结构复杂,且只能两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多用且结构简单的多用女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女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包括有底部和增高部以及上部,所述底部上层以及上部下层均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增高部上下两层均设有用于与弹性卡扣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底部与上部均设有用于与弹性卡扣相配合使底部与上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卡槽,所述底部与上部均设有导通至第二卡槽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用于控制弹性卡扣的控制杆,所述增高部设有导通至第一卡槽的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多用女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包括有底部和增高部以及上部,所述底部上层以及上部下层均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增高部上下两层均设有用于与弹性卡扣相配合的第一卡槽,这样当增高部安装于底部与上部之间时,可以将底部增高部以及上部三者固定连接,防止三者产生相对的滑动,使走路更加平稳,所述底部与上部均设有用于与弹性卡扣相配合使底部与上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卡槽,这样在增高部不安装或者安装于鞋内的时候,防止底部与上部相对滑动,底部与上部均设有导通至第二卡槽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用于控制弹性卡扣的控制杆,所述增高部设有导通至第一卡槽的第二通孔,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控制杆来控制弹性卡扣闭合从而方便增高层的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卡扣呈V型结构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卡扣呈V型结构设置,这样可以使弹性卡扣闭合后直接进入第一卡槽或者第二卡槽,当到达第一卡槽或者第二卡槽内部时弹性卡扣自动打开与第一卡槽或者第二卡槽卡住从而起到固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均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宽度均略大于弹性卡扣闭合时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均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宽度均略大于弹性卡扣闭合时的宽度,这样可以和弹性卡扣进行配合起到固定作用,宽度略大是为了方便弹性卡扣的出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用女鞋配有多套不同的增高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用女鞋配有多套不同的增高部,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不同的环境来改变增高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设有防震鞋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底设有防震鞋垫,这样在将增高部放置于鞋内部时,防止因为增高部的材料过于粗糙或者坚硬,使穿着起来感到不舒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增高部可拆卸,当增高部放置于鞋内时可当内增高鞋使用,当安装于底部与上部之间时可当作高跟鞋使用,当取下不安装时可作为平底鞋使用,且配有多套不同高度的增高部,从而实现了高度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用女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
图2为增高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2、鞋面;3、底部;31、弹性卡扣;32、第二卡槽;33、控制杆;34、第一通孔;4、增高部;41、第一卡槽;42、第二通孔;5、上部;6、防震鞋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多用女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雄麒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雄麒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5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