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持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5629.X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鸣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62 | 分类号: | A61B17/0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持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持针器。
背景技术
内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的优点,不论对外科手术的发展还是病人的恢复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在术后进行缝合时,需要在内镜中放入针线盒持针器进行缝合。现有持针器为剪刀样式,不能探入内镜中。另有能够探入内镜中的活检钳,但是由于活检钳的钳头的特殊作用和结构特点,其不能有效的进行持针缝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旋转的持针器,通过将持针头有效的接合活检钳的结构特点,能够探入内镜中并灵活的进行持针缝合,并且具有可旋转的特点,使持针缝合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旋转持针器,包括顺次连接的操作手柄、连动管和持针头,所述操作手柄通过控制所述连动管的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持针头的开合;所述连动管包括内芯件和内芯件外周所套设的活动套筒,所述内芯件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手柄相固定,所述内芯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持针头相连接;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手柄可活动连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持针头相配合;所述持针头具有两个交叉相接的夹持头。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头具有夹持面,所述持针头的两个夹持面上分别设有交叉齿纹。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柄杆、推拉环和指环,所述柄杆的一端与内芯件的一端相固定,所述柄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指环相固定;所述推拉杆可活动的套在所述柄杆上,所述推拉杆与所述套筒的一端相固定。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柄杆的一端设有能够让所述套筒穿入的中空腔,所述柄杆上设有一段沿轴向的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中空腔相连通,所述推拉环套设在所述柄杆上并能沿着柄杆的开槽上下移动,所述套筒的一端穿过所述柄杆的中空腔与所述推拉环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持针头有效地与活检钳的结构特点相结合,使该持针器能够探入内镜中并灵活的进行持针缝合,并且具有可旋转的特点,使持针缝合效果更好;并且持针头的两个夹持面上分别设有交叉齿纹,使得持针更稳定,操作更简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旋转持针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持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旋转持针器,包括顺次连接的操作手柄1、连动管2和持针头3,所述操作手柄1通过控制所述连动管2的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持针头3的开合;所述连动管2包括内芯件21和内芯件21外周所套设的活动套筒4,所述内芯件21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手柄1相固定,所述内芯件21的另一端与所述持针头3相连接;所述套筒4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手柄1可活动连接,所述套筒4的另一端与所述持针头3相配合;所述持针头3具有两个交叉相接的夹持头31。
所述夹持头31具有夹持面32,所述持针头3的两个夹持面32上分别设有交叉齿纹。因此所述持针头3持针更加稳定,操作更加简便
所述操作手柄1包括柄杆11、推拉环12和指环13,所述柄杆11的一端与内芯件21的一端相固定,所述柄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指环13相固定;所述推拉杆12可活动的套在所述柄杆11上,所述推拉杆12与所述套筒4的一端相固定。
所述柄杆11的一端设有能够让所述套筒4穿入的中空腔,所述柄杆11上设有一段沿轴向的开槽14,所述开槽14与所述中空腔相连通,所述推拉环12套设在所述柄杆11上并能沿着柄杆11的开槽14上下移动,所述套筒4的一端穿过所述柄杆11的中空腔与所述推拉环12固定在一起。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持针头3和套筒4探入内镜中,一手拇指逃入指环13中,食指和中指夹持推拉环12,操作使持针头3持针,另一手固定活动套筒4靠近操作手柄1的一端,旋转夹持操作手柄1的这只手,即可进行持针缝合。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旋转持针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56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科手术器械的驱动装置及外科手术器械
- 下一篇:一种自动缝合的外科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