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捻超柔高舒适性针织面料透气性检测机中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5837.X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7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徐福祥;孙勇;刘肖;钱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梦迪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捻超柔高 舒适 针织 面料 透气性 检测 中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捻超柔高舒适性针织面料透气性检测机中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纺织面料的质量要求也更加多元化,例如,透气性好的衣服穿在身上,可增加散热速度,避免人体出现积汗的现象,提高人们的穿着舒适性。因此,透气性也是判断面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示。
申请人一直致力于透气面料的研究,传统的低捻纱在织造过程中采用低速工艺,仍然会造成大量纺纱断头,明显降低生产效率与纤维原料制成率,面料的纱线强力和毛羽显著恶化,针织效率也有所降低。针对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瓶颈,申请人开发出高品质低捻超柔高舒适性针织面料。
1、主要创新内容:
(1)纱线设计及性能研究。根据现行市场需求选配原料,纺制纯棉或棉混纺低捻超柔纱;对纱线进行性能研究及加工工艺优化。
(2)低捻超柔纱针织加工工艺研究。鉴于低捻超柔纱强力低、延伸率低的问题,进行相关针织加工工艺研究。
(3)低捻超柔纱线针织面料染整工艺技术研究。对低捻超柔纱针织面料进行相关的染色工艺及整理工艺研究。
(4)低捻超柔针织物服用性能研究。采用KES面料风格仪,对低捻超柔针织面料刚柔度、表面性能进行评价,对面料的纵行歪斜程度、悬垂性、顶破性能、保暖性能、起毛起球性等系列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为针织面料的设计开发提供依据。
(5)低捻超柔高舒适系列针织产品的开发。根据低捻超柔纱线特性,结合市场需求,在针织机上开发高品质内衣及休闲针织服装系列产品。
2、主要特点及用途
本项目将通过纺纱、针织、后整理工艺关键技术的突破,改善上述不足。通过运用新型纺纱技术以及合理利用纱线特数差异、捻度配置制备纯棉或棉混纺低捻超柔针织纱线;通过针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以及低捻纱线织造工艺及染整加工工艺优化,研发系列兼具超柔软、蓬松、表观均匀特征的高舒适性针织面料,且具有一定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对环境无污染,制造成本低。该面料的生产不仅有利于开发生产高品质针织面料与服装,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有利于实现针织品的高效、节能、环保生产模式。
此外,申请人还注重各种面料性能的检测。
我国专利CN 202041443U公开了一种布料防水透气演示台,其包括与空气泵管道连接的演示杯组,所述演示杯组包括均为圆筒形透明的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和所述下管均两端开口,且所述上管的上端管口正对所述下管的下端管口,一个圆筒形两端开口的连接套管套在所述上管和所述下管的外面,将所述上管和所述下管连接起来。使用时,通过两个相对的透明管将待检测的布料夹在中间,其中一个透明管中放水,另一个则通过空气泵进行充气。因此通过水渗透以及气泡等明显的现象,可以简单直观地演示布料的防水性和透气性。
但上述专利中的布料防水透气演示台仍存在一定问题,1、上述专利只能通过肉眼观察来大致判断布料的透气性,而无具体的数据可表明,从而导致其检测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低捻超柔高舒适性针织面料透气性检测机中的检测装置,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本面料透气性检测机的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低捻超柔高舒适性针织面料透气性检测机中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机包括机架、导轨一和导轨二,所述导轨一和导轨二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一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轨一和导轨二滑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滑杆滑动的驱动源一,所述滑杆的下侧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喷嘴,所述机架上固定有与所述喷嘴相连接的气泵;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沙盘,所述沙盘位于导轨一和导轨二的下方,所述沙盘的盘面上具有若干个正方形网格,各正方形网格的面积大小一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梦迪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梦迪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5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